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天津自贸区建设“有法可依” 体现七大天津特色

来源: 滨海时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天津北方网讯:去年年底,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并于同日公布施行。在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设立自贸试验区的三省市中,天津市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法制保障,今后国内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得到有效的保护。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蕴含着哪些特色亮点,其制定又有哪些难点、重要意义?昨日记者参加了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组织的深入采访,这也是权威部门首次披露自贸区条例制定的全过程,并深入解读天津自贸试验区不同于其他自贸区的鲜明特色。

七大“天津特色”看过来

自贸区作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率先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接轨的特殊经济区域,率先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记者从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了解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依据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对天津自贸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面规范,既落实国家对四个自贸区的普遍要求,又突出了天津自贸区鲜明的自身特色。

特色一 确立管理体制

天津自贸区的管理体制,既不同于上海,也不同于广东和福建。《条例》按照权责明确、管理高效、信息公开、运转协调的原则,确立了天津自贸试验区的管理体制,明确了自贸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自贸区管委会和各片区管理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权责关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整体工作、研究重大问题;自贸区管委会主要负责组织研究、推动落实和总结评估改革创新措施;片区管理机构具体行使各片区的管理职能,落实改革创新任务。

特色二 巩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

《条例》对天津市已经实行的“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提升固化,明确规定,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需要,依法向自贸试验区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管理权限,自贸试验区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

特色三 率先实行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

《条例》参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天津开展名称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批复意见,规定“自贸试验区简化企业名称登记程序,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或者企业名称核准与企业设立登记不在同一机关的以外,企业名称不再实行预先核准,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 “企业登记机关应当开放企业名称数据库,建立企业名称申请的查询比对系统,申请人可以自行登录查询比对系统,确认其拟使用的名称不违反企业名称登记规则,即可自主申报,并对申报的名称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企业名称登记规则的企业名称,登记机关不予登记;对于已登记的不适宜名称,登记机关有权纠正,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替”。

特色四 明确金融开放创新政策

在条例审议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指导意见中有关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促进租赁业发展、鼓励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和保证保险方面具有特色和含金量的重要金融创新政策进行了梳理,用法律语言在《条例》中作出了明确规定,集中体现天津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创新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特色五 突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使命。《条例》专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章,在增强口岸服务辐射功能、促进科技协同创新、优化区域金融服务、支持区域要素市场建设等方面明确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领域和重点内容。

特色六 为持续改革创新预留制度空间

一是《条例》规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保护制度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自主改革、积极进取的环境”。二是规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会同国家有关驻津管理机构,根据自贸试验区的实际需要,研究提出推进投资开放、贸易便利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措施,争取国家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三是规定“国家规定的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金融、税收等改革试点措施发生调整,或者国家规定其他区域改革试点措施可适用于自贸试验区的,按国家规定执行”。这些规定体现了鼓励创新的原则,也为持续开展制度创新预留了空间。

特色七 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接轨

《条例》明确自贸试验区内各类市场主体享有公平待遇,平等地位和发展权利受法律保护,明确自贸试验区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环境保护。这是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的普遍要求,体现了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的特色。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