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石家庄推广两大举措治理学校周边交通拥堵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本报讯(记者任学光)近年来,针对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相关部门采取过很多措施,比如护学岗,错时上下学等等,这些措施有的现在还在执行,有的因为客观上操作难度大而“流产”。2016年开始,石家庄市交管部门再次推出了两项新举措,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情况,一是家长会必须在周六日召开,如果在正常工作日召开的话,时间必须在晚七点以后;二是志愿者护送孩子进校园。

由家长发起创意的“拉车门”接孩子活动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维明街小学共有学生2600余名,学校门前的维明街是市区贯通南北的主干道之一,车流量大,交通压力本来就大。“每逢上、下学时段,一些驾驶机动车和骑自行车、电动车送孩子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都将车停在学校门口,看着自己的孩子进入校园才离开。这些车严重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堵塞了交通。”维明路小学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许多家长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家委会的QQ群里热烈讨论对策。随后,维明街小学二年级的家长首先发起家委会成员组成志愿者,每天在学校门前护送孩子上下学。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大家发现,以前家长停车下车后送孩子进校园至少需要3分钟,而由这些志愿者“拉车门”护送孩子的办法送孩子只用十几秒。车辆能够快速驶离,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压力。几个月以来,维明街小学门前再也没有出现因家长接送孩子致使道路拥堵的情况。省会交管部门决定,将这一举措向全市学校进行推广。

有了隔离桩,早高峰体育大街方北路口不堵了

本报讯(记者任学光)最近,不少司机师傅反映从省会体育大街和方北路口南北向通行时发现这里原本拥堵的状况不见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昨日清晨早高峰,记者驱车来到体育大街方北路口,发现路口中央东西向设置的小小隔离柱竟然是解决堵车的关键所在。

昨天7:50,体育大街方北路口南北向通行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记者观察到,虽然车流较大但是因为东西向中间设置了隔离桩,没有左转的车辆阻挡,南北向直行的车流非常顺畅,基本上在一个红绿灯内就能同行。“以前送孩子上学经常从这个路口过,过了体育大街地道桥再往北走基本就堵死了,因为附近小区的车要出来,医院进出的车辆也多,这路口能不堵吗!”司机师傅张先生告诉记者,自从路口设置了隔离桩,取消了左转车道,这里基本没堵过。

长安交警大队赵烨警官表示,体育大街方北路口东西向隔离后,车辆只能在路口右转右行,“我们又在体育大街中山路口和体育大街裕华路桥上分别开了一个掉头口,给有通行需求的车辆提供方便。这样,就在这个区域形成了一个交通小循环,加大了交通流量,加快了交通流速,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在早晚高峰这个原本比较拥堵的路口在一个红绿灯周期内就能实现通行,可以说效果很不错。下一步,我们将调整体育大街中山路口和体育大街裕华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置,进一步提高这个路口的通行效率”。

睡觉贴“暖宝”被烫伤 医生提醒:谨防“温柔杀手”

一提到烫伤,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滚烫的开水、热油等造成的伤害。其实,温度不高一样会造成烫伤,被称为“低温烫伤”。记者从石市几家医院了解到,最近气温降低,很多市民开始使用暖水袋、暖宝、小太阳等,低热烫伤患者频频出现,有的医院甚至一周接到四五个患者来就诊。

本报记者任利

1

事例

老人使用“小太阳”被烫伤

2

今年68岁的郭先生(化名)患有糖尿病,四肢的血液循环不太好,经常会感到四肢发凉。最近天气开始降温,郭先生又喜欢在床上躺着,家属担心他四肢冷,便给他床头放了一个“小太阳”,烤他的腿部。1月12日,家属给他放好小太阳后,便离开了,没有守护在他身边。过了一会儿,郭先生感觉腿部特别不舒服,有疼痛感于是赶紧招呼家属。

家属过来后,赶紧查看发现郭先生的腿部已经出现红斑和水泡,而水泡已经有黄豆大小。家属赶紧把郭先生送到了医院就诊,经过医生诊断,确定为低温烫伤。原来当时,小太阳距离郭先生腿部很近,郭先生穿的衣服又很薄,因此造成了烫伤。

前几天,市民韩女士也出现了“低温烫伤”的情况,造成烫伤的“凶手”竟是大家冬季最常见的“暖宝”。韩女士说,这几天天气比较冷,她睡觉时感觉有点冷又不想开空调再点热,便找了两贴暖宝贴在了睡裤的腿部,没有想到第二天发现右腿内侧出现了几个小水泡。韩女士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其属于低温烫伤。

调查 低温烫伤频发一周来四五个

昨日,记者也联系了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等几家医院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低温烫伤”就诊的患者频频出现,其中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一周里要接到四五个患者。

什么叫“低温烫伤”?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张翠解释称,低温烫伤是指虽然基础温度不高,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张翠称,低温烫伤皮肤上会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面积小、不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皮肤科医师胡丹丹则告诉记者,低温烫伤一般多发生在冬季,根据该院来就诊的人群来看,主要为老人可以占到一半,其次是儿童,年轻人较少。造成低温烫伤的物体则主要为热水袋、暖宝、取暖器(小太阳)等取暖的设施、物体,甚至过热的手机、充电宝等也会导致低热烫伤。胡丹丹还称,低温烫伤一般造成的烫伤都是1度、2度烫伤,严重的会造成3度烫伤。

3

提醒 被烫伤后切不可相信土方法

胡丹丹提醒,在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老年人、儿童以及病人在无人看护及睡眠时使用热源,距离不要太近,并且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比如穿厚衣服等。暖宝则谨慎使用,如果要使用一定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要隔着衣服使用。胡丹丹认为,抵御气温越来越低的措施,最好还是采取物理保暖,如衣服穿厚点,被子盖得厚点等,或者提前把热水袋放入被窝,入睡时取出。

那么如果被低温烫伤了该如何处理?张翠称,患者可以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果出现了水泡、脱皮等严重情况可以采取冷敷。不过冷敷的时间不要太长,只要感觉到疼痛感减轻了就停止。需要提醒的是冷敷不要用冰块,避免造成冻伤。低温烫伤严重的则要紧急去医院就诊。

张翠还特别强调,发现烫伤后,千万不可听信偏方往伤口上涂抹牙膏、麻油、酱油等,这样只会引起感染加重病情。此外,如需就医的,不要抹会加重创面颜色的药水,以免影响医生观察判断。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