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户农民在楼宇模型前选新居。闫 玮摄
基层见闻
本报讯(通讯员刘冰、闫玮 记者解丽达)迁新居,迎新年。2015年12月16日,永清经济开发区便民服务大厅里,来选房的村民排起长队。继2015年春节前202户村民迁入新居后,第二批292户村民将陆续在2016年春节前后入住。
当日上午10时多,李黄庄村一队村民贾书田第一个选房。“我选了10号楼1402和1403两套房!想着春节前能搬新家,这是几代人都没有过的福分啊!”今年60岁的贾书田,一家5口其乐融融。
贾书田所在的李黄庄村,是永清经开区下辖的6个村街之一。永清经开区原名永清台湾工业新城,始建于2006年3月,为我省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2012年8月17日,永清县双营、大麻子庄、小麻子庄、李黄庄、韩庄、菜园6个村街被划归管理。
新新天地项目预计总投资7.2亿元,共建住宅楼11栋,是为下辖的李黄庄村、菜园村、韩庄村三个村街的百姓建的,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约可容纳1156户。
以居民每户过去的住房面积为依据,永清经开区为住户提供了多种功能的户型。根据各家人口情况,居民可自由选择搭配。
不仅给村街居民安了新家,经开区管委会还提供一条龙服务,为每户居民贴心地送上价值3万余元的搬迁“大礼包”。“免费车位,免费储物间,空调、洗衣机、电视,家具,我们都给居民免费配备!”在选房现场,永清经开区崔会民告诉笔者,新入住的居民每户还能一次性获赠500立方米燃气。
“本固则枝荣”,村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背后是园区产业壮大。服装产业是经开区的主导产业,随着北京大红门八大主力市场签约落户,目前签约服装企业超过670家,132家企业完成注册,建成和在建服装企业60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永清经开区正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通过公共服务的提质和宜居环境的营建,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品质显著提升,让辖区农民参与分享园区发展成果,逐步建成多产业、综合性、可持续、生态化的新城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