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霸州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千余处

来源: 河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本报讯(通讯员张银平 记者解丽达)“开门红呀个好模样,漫天锣鼓敲不够热闹欢畅……”1月25日,霸州市霸州镇综合文化广场上,几十位衣着鲜亮的大妈合着欢快的乐曲,舞起手中的折扇。在寒冬腊月里,这样充满温情的镜头,在霸州各个文化广场都能看到。

新建成的霸州镇综合文化站坐落在牛业庄村,每天聚在这里活动的,是来自周边几个村的村民。比起过去的乡村文化活动场地,这里的配置显然要“豪华”几分——阅览室里新配了多台电脑,多种健身器材装在全新的塑胶场地上,门球场地是草坪铺设的。

据介绍,霸州市15个乡镇文化站在原功能室标准配备的基础上,又设置了非遗活动室等功能用房,配备了音响、乐器等设备,新增12处乡镇电子阅览室, 383个农家书屋的图书、桌椅和阅览室配置得以更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空白点全都被消灭。

连续19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县(市)”荣誉称号的霸州市,2012年成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县级市。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霸州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基础,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筑起“以文惠民、以文聚民、以文育民、以文化民、以文娱民、以文养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实力霸州、活力霸州、绿色霸州、幸福霸州”。

霸州先后投融资40亿元用于精品文化设施和特色景观建设。文化馆、图书馆、益津书院、李少春大剧院、华夏民间收藏馆、中华戏曲大观园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使用,并不断改造提升。

1月25日上午9时,霸州市文化馆的文化活动室里鼓乐齐鸣,十几位梆子爱好者又开始了每天两个小时的集体练习。擅长乐器的组团伴奏——弹键盘、拉二胡、吹横笛,嗓音高亢的侯玉芬老人拿起麦克风唱着梆子名段《杜十娘》,一板一眼颇有专业范儿。

“要是过去,冬天一冷大伙儿就不出屋了。现在政府给我们免费提供这么个活动室,暖暖和和地唱戏、排戏,精神头儿特别好!”77岁的侯玉芬说。她是这梆子团里年龄最大的成员,每天都坚持骑着三轮车来练戏。

在霸州,人人都是城市的文化名片。“看大戏,赏书画,咏诗词,泡温泉”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已扎根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从2006年起,霸州每月28日的“月月唱大戏”持续十年,演出近150场,观众达10万人。李少春大剧院是中央电视台第六大戏曲演出基地,还有,为业余演员提供舞台的“周末小剧场”更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戏迷票友。各村街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会、广场舞、票友联谊会、诗辞笔会更是蔚然成风,连续十年的“农民文艺汇演”让普通农民实现明星梦。

伴随着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霸州各类文艺人才层出不穷。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了万人文化大军、千名文化骨干、百位文化明星和十二大文化门类的基层文化队伍,并构建起一个由文化专业人员、文化志愿者和业余文化骨干相叠加的梯级队伍。

举机制之纲,张文化建设之目。霸州市委、市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基层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之中,建立起了领导分包联动机制;对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采取“政府买单,群众享受”的方式,对投资规模亿元以上的文化项目采取“集体合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对民间文化机构在执照领取、土地审批、项目申报等方面,能减免的费用,全都减免,同时出台多项以奖代补新规,刺激公共文化服务朝着多元、纵深、高效迈进。

而今,霸州已建成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千余处。市文化馆、霸州图书馆、霸州博物馆全省领先;华夏民间收藏馆、美术馆、李少春大剧院、中国自行车博物馆等载誉全国;覆盖全市各级的基层服务点更如文化甘泉,滋养着一方百姓。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