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沈阳2月18日电(陈扶宜)17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优化投资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辽宁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自康介绍了辽宁近三年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工作情况。三年来,辽宁取消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1682项。放管结合,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的模式,415项行政审批事项上网办理。精简优化机构,减少合并了一批省直机构。
三年取消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1682项
简政放权首要是“该减的要减到位,该放的要放到位”。
2013年以来,辽宁省政府分六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1682项,其中取消735项,下放689项,转移、合并、降低收费标准等258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比2011年减少了52%,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工作目标。在辽宁省政府的带动下,各市政府取消调整行政职权11013项,其中取消4063项,下放4800项,转移、合并、降低收费标准等2150项。其中,针对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权力,全部取消。省直49个部门拟保留职权1928项,减少2355项,精简比例达55%。
“双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放权不是放任,放手不是甩手。减权放权之后,政府不是管得少了,而是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辽宁省政府始终坚持放管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后续监管工作的意见》,推进政府职能重心从以审批为主的事前监管向以监督管理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针对监管过程中存在的检查任性、执法扰民、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甚至一些执法人员与企业之间形成利益链条,搞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问题,辽宁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通过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规范随机抽查执法行为等措施,用“智能化”和“精细化”的监管,大幅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在生产经营上。
415项行政审批事项上网办理
“ 放、管”之后,服务要跟上。
如何优化服务也是政府要解决一项难题。为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多、办证难”问题,辽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工作方案》,通过制定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理规范不合法不合理的证明和手续、编制办事指南等措施,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政府服务,为企业投资创造良好环境;为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长、随意性大、公开透明度不够等问题,起草印发了《关于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受理、受理单制度、办理时限承诺制、编制服务指南坚持信息公开等,切实为企业提供规范高效便利服务;着手全面清理中介堵“偏门”。辽宁省政府公布了省政府部门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共70项,要求未列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通过清单式管理堵上了中介服务这个简政放权的“偏门”、“漏洞”,最大程度向企业释放改革红利;最后完善平台促共享。全力推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进驻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经过三轮扎实细致工作,省政府40个部门489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全部进入省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事。在加快建设实体大厅的同时,还积极配合省政府办公厅建设网上审批平台,推动省政府部门的415项行政审批事项上网办理,确保实现网上大厅与实体大厅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放、管、服”三箭齐发后,最后是坚持“简”字配套,精简优化机构。
去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内外有效投资,撤销了省服务业委、省外经贸厅,整合内外贸职责,组建了省商务厅;为了加强重点行业监管,将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与省国资委等部门进行整合;将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调整为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统筹管理省直部门机关事务;将省辽河凌河保护区管理局调整为省水利厅管理,统一全省河流保护和治理工作;将省大伙水源办并入省环保厅,加强大伙房水源地保护工作;科学配置政府职能。按照“一件事主要由一个部门来办”的原则,印发了《关于调查了解省政府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情况的通知》,对省政府各部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职责交叉和分散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最终调整理顺了口岸管理、对外开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等40多项职责分工,建立了运转协调的配合机制。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