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第17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4次“国际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其听力健康需要精心呵护。不仅在出生时要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帮助听力障碍的早发现早治疗,而且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也要继续关注其听力状况,并注意避免一些会影响儿童听力的“坏习惯”。
不经意的噪音环境。噪音会影响听力,人们大都知道避开一些比较明显的噪音,比如汽车轰鸣、喇叭声等等,但对于家庭中一些潜在的噪音环境却往往容易忽视。比如给孩子戴耳机听音乐、玩突然发出声响的玩具、或电视、收音机等电器声音过大等,这些对于宝宝来说都属于噪音伤害,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就可能对听力造成影响。
掏耳朵。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耳屎太多会影响听力,从而经常自行给孩子掏耳朵。这是极不提倡的做法。且不说掏耳朵手法不当会伤害耳部结构造成炎症甚至损伤鼓膜等,影响听力;但就耳屎来说,它并非一无是处,耳屎充当着耳道“门卫”的角色,能阻止虫子、脏水等异物入侵,还能发挥“消声器”的作用,防止剧烈声波损伤鼓膜等。一般来说,耳屎会随着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的活动而自行脱落排出耳道,不需要人为去掏出;如果耳屎过多堵塞,则应到医院由专业人士取出。
捏鼻子。有的大人人为孩子鼻梁不高可以通过捏鼻子来改善,既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宝宝鼻腔黏膜娇嫩,捏鼻子会损伤黏膜与血管,降低鼻腔自身的防御功能,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又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因受到挤压,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而引起中耳炎,影响听力。
躺着吃奶。小宝宝的耳部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比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躺着吃奶,容易造成宝宝呛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诱发中耳炎等。
滥用安抚奶嘴。经常使用安抚奶嘴的话,孩子频繁的吸吮动作很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潜入咽鼓管,进而引发中耳炎症。因此最好不要滥用奶嘴,也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嘴入睡。
擤鼻涕。不正确的擤鼻涕方式也会造成听力伤害。例如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将鼻涕擤出,鼻涕受外力迫使就会通过咽鼓管而侵入中耳,引起炎症。正确的做法是捏住一侧擤另一侧,交替进行。
二手烟伤害。家长吸烟,会使孩子处于二手烟环境中。这容易增加宝宝的耳道感染易感率;而且香烟烟雾中含有许多小颗粒状物质,这些颗粒会阻塞咽鼓管,增加反复感染的风险。
有关医生表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如果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问题,那么就应及时佩戴助听设备。这就好像近视了要配眼镜一样,千万不要觉得“丢人”而延误了救治。尤其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及早佩戴助听设备对于他们的言语发育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大大提升孩子的生活质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