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企业报道 > 正文

华为中行结盟意欲打败Apple Pay?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陈果静)3月8日,华为与中国银行在深圳签约,继Apple Pay、Samsung Pay之后,将又一个“Pay”带入公众视野。华为与中行的联姻,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华为与中行结盟

华为与中行结盟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大潮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加速布局。此前屡被诟病反应迟钝、不够市场化的中国传统金融机构,正内外开花,借力与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一众国内外知名手机厂商的联姻,基于自主可控的“云闪付”平台,打响市场反击战。

从手机厂商的视角来看,前述合作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卖硬件赚钱,而掌控移动支付主导地位与交易数据信息的,还是商业银行和银联等国有金融机构。在与华为联姻一役中,中行算是打响了头炮。

Huawei Pay,又一枚“云闪付”下的蛋?

谁说国产不给力?华为Huawei Pay也来了谁说国产不给力?华为Huawei Pay也来了与此前广受关注的Apple Pay一样,Huawei Pay同样需要依托中国金融机构搭建的“云闪付”移动支付平台完成支付交易的整个流程。

据了解,ApplePay也好,Huawei Pay也罢,虽然名为“Pay”,但其实都不是支付机构,仅专注于提供技术支持,沿用传统卡组织互利共赢的“四方模式”,并未介入支付流程。与市场上许多第三方支付产品相比,既没有支付账号,也不存在虚拟中间账户,支付资金完全在银行体系流动,更不存在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卷款潜逃和少数非银支付机构的挪用备付金风险。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描述ApplePay与银联“云闪付”的关系:假设银联云闪付是主公刘备的话,ApplePay、Samsung Pay、Huawei Pay都是旗下大将。

金融机构为何先与苹果合作再与国产手机厂商合作?

真相究竟如何,我们来回顾一下。即使局限于“云闪付”框架来看,Huawei Pay也并不是华为与金融机构的首次结盟。2015年12月12日,经过半年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建设,传统金融巨头们在京发布了我国自主安全可控的“云闪付”移动支付平台,并率先推出“HCE +Token”类产品,这其中就已经囊括了华为、小米、中兴等一众国产智能手机中高端机型。随后,才是在2016年2月18日“云闪付”正式开通支持Apple Pay。这也意味着,在“云闪付”的旗下,已经集合起了苹果和安卓两班“人马”。

如果再往前追述,银行业金融机构其实很早就与三大运营商以及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开展基于NFC-SIM、TSM等模式的移动支付合作。当然,由于操作较为复杂,市场反响一般。直到“云闪付”的出现,金融机构的移动支付服务才开始在如何平衡“安全性”与“便利性”上逐渐摸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Huawei Pay与Apple Pay谁更安全?

两者不相上下。都应用了金融智能卡、NFC非接射频、可信服务管理(TSM)、支付标计化(Token)、动态秘钥管理等创新技术与安全保障机制。以Token为例,它是通过将真实的卡号以虚拟卡号(支付标记)形式替换并应用于交易过程,来保障用户信息与资金安全,好比登机牌,仅针对具体航班一次性使用,即使后续有人拿到,也没有实际用处。

对国家金融信息安全而言,如果有差异,问题可能只是存在于手机终端本身,因为终端通过包括第三方支付工具在内的各类App就能获取海量信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旧文《Apple Pay入华危害金融信息安全?专家告诉你真相!》

一位参与苹果入华谈判的国有大行人士告诉笔者,就Huawei Pay与Apple Pay这两个技术应用而言,由于均被严格规范于国有金融机构搭建的平台体系下,既不参与支付环节无法获得交易信息,又需要符合各项监管检测流程,两者都拿不到金融信息。

各种Pay的出现动了谁的奶酪?

中国传统金融机构携手机厂商的各种“Pay”陆续亮相NFC阵营,真正开始冲击当前“扫码派”一统江湖的利益格局。

ApplePay上线获得的良好市场反响,让产业各方切实看到了NFC产业链翻身的契机,也为国内移动支付生态引入了良性的“鲶鱼效应”。据了解,除了华为,小米、联想、魅族等在内的众多国内终端厂商也正在加紧研发与推广类似模式的支付产品,预计更多的Pay会像雨后春笋搬涌向市场,为不同手机用户提供普适的基于“云闪付”的移动支付服务,全面形成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境内移动支付体系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有更多元更安全便利的选择,何乐而不为?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