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斌)唐山市工人医院与26家京津大医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北京市教委与唐山市签订了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框架协议……两年来,唐山市加速引进京津教育、医疗、人才等优质公共资源,让唐山百姓共享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红利。
教育实现全方位对接
今年新学年开学当天,200余名小学生走进唐山博杰学校。家长孟先生说:“孩子在这里上学就能接受到与北京名校同步的优质教育。”博杰学校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与唐山市合作开办的河北省首个联盟学校,这里的孩子将与北京总校实现课程同步、校园活动同步、教师培训同步、文化管理同步,真正实现全方位对接。
唐山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介绍,两年来,该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有效开展对接京津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唐山市已与天津职业大学签署了《发展职业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津唐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干部教师培训交流、校际间联合共建等方面展开合作;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就合作办学、共建应用技术研究院等达成合作意向。
与北京市教委签署北京-唐山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框架协议,在唐山正式启动北京数字学校平台系统,全市近8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同时,该市依托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素质,连续两年依托天津职业大学举办了中职校长、教师研修班,参训学员达160人。组织中小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在北京进行高级研修,研修人数达300人次。截至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共有136个对接京津项目,其中签约项目52个,达成合作意向的84个。
家门口享受京津医疗服务
与教育一样受百姓关注的,还有京津的优质医疗资源。两年来,唐山市工人医院与京津的26家大医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唐山市人民医院与北大第三医院国际肿瘤中心、北京宣武医院等已正式开展合作;天津肿瘤医院成为唐山市医保定点医院……
与之前跑北京看病一号难求的境况相比,现在,唐山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京津专家看病。
为充分发挥京津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帮带作用,将更高层次、更加优质的京津医疗资源引入唐山,该市全力推进医疗结构协同对接,要求全市所有三级医院至少与京津一家知名医院进行对接合作,全市县级以上医院与京津三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目前,该市滦南、玉田、滦县等县区,分别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单位开展了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已进行远程会诊330余例,使京津的优质医疗资源直接惠及了唐山百姓。
此外,唐山市与北京市卫计委开展合作,引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类系统管理项目,今年将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铺开。在健康服务产业方面,今年拟在市中心区规划建设健康产业园区,孵化一批健康产业项目,唐山市民将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的服务。
京津人才唐山显身手
京津人才富集,在加快协同发展进程中,唐山市瞄准京津智力宝库这一资源,积极推进与京津人才方面的合作对接,两年来在引才引智上实现了多点开花。
去年,该市创建的“才智网—京津唐人才技术项目网络市场”正式上线。目前已与北京、天津等地80所院校及科研院所的96位专家开展了合作,发布科技成果10151项、创业项目297项、海外成果119项、技术需求539项,完成线上技术项目对接30余次,组织“创客沙龙”“创新创业展示交流会”“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技术项目对接洽谈会”等线下对接活动,为企业推荐专家和技术人才50人次。
积极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京津重点高校的合作, 开展“博士、专家唐山行”活动,成功邀请12名专家来唐,签订合作项目5项。邀请留英博士陈意民、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刘庆洪等京津专家来唐开展技术项目指导与合作,解决机械、化工、现代农业、新材料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63项。
除此之外,该市还通过每年陶博会人才技术交流大会和环渤海经济隆起带高级人才洽谈会等平台,成功引进了一批急需紧缺人才,以服务全市发展。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