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天津市南开区开展公益创投活动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环渤海财经网讯(记者贺一鸣 通讯员汪绍霞 陈佳慧 范立旺)天津市南开区现有12个街道、171个社区居委会,相比市内六区面积最广、人口密度最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大、面临的社会治理任务也最为繁重。过去,社区公益服务都是由政府部门提供,具体的实施者则常常是社区工作者,由于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服务并不专业,难以满足社区各类人群的需求,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与此同时,随着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积极性的提升,社区里涌现了众多草根性的社会组织,但这些组织大多处在萌芽、起步状态,需要引导和培育扶持。为破解困扰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水平有效提升的一个难题,全面推进“三社联动”建设,南开区积极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和社会组织公益创新工作机制,经多方调研、反复斟酌,南开区大胆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公益创投模式,制定了《南开区公益创投工作实施方案》、选定了与汇丰银行“汇丰社区伙伴计划”进行项目合作,区财政匹配资金15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5万元,共计投入资金30万元,同时确定率先以学府街为试点开展创投工作。

2015年3月,南开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工作推动会的召开标志着公益创投工作正式拉开帷幕。2015年9月,南开区民政局与北京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恩派中心”)合作、指导学府街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开展公益创投试点项目。在整体活动中,南开区民政局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以需求调研为前提,夯实工作基础。在恩派中心的指导下,通过访谈、基础数据收集、问卷调查等专业方法,开展“四调研”:即调研社区居民对服务项目的需求、调研街道对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需求、调研社区社会组织对项目化运作的需求、调研社区工作者对公益创投能力建设的需求。缜密的需求调研,为有的放矢地推动公益创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以专业力量为支持,促进规范提升。在“借力引智”引进专业机构——恩派中心作为第三方支持机构,从项目申报、评审、系统培训、实时辅导到效能评估给予全程指导的同时,按照“引入一批、培育一批、孵化一批”的思路,还吸引筛选了天津市阳光老年服务中心、天津生态城生态文化促进会、天津医科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等区内外不同领域的13家专业社会组织的19个项目参与创投;同时规范评审程序,邀请市社团局领导、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围绕社会资源、项目设计、执行团队、资金预算等方面对申报项目进行全方位科学评估,最终6家社会组织的10个项目中标入围。三是以跟踪督查为保障,严格过程管理。为了保证中标项目的执行质量,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南开区民政局采取了三步督导工作模式:第一,采取一对一的优化辅导,协助完善项目策划方案,指导项目负责人做好活动的整体设计,细化资金预算;第二,制定《公益创投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及《公益创投资金使用审批流程》,召开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流程说明会,规范资金使用;第三,制定工作指导模式,区民政局、恩派中心和学府街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三方联动,选派专人对中标项目进行监督、指导,以月度例会及活动监测的形式对中标项目进行工作评估。从而确保了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组织到位,措施得力,南开区公益创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实施项目化管理,拓展社区服务内涵。在学府街公益创投中标的10个项目中,有5个来自天津市阳光老年服务中心、天津生态城生态文化促进会等专业社会组织,他们具有丰富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经验,擅长运用专业社会方法解决服务问题,从而真正规避了社区服务原来由居委会承担“闲时做,忙时停”的现实问题,实现了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同时,服务内容也从过去传统的吹拉弹唱拓展到了法律咨询、心理抚慰、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如“解老人后顾之忧、传社会和谐家风”天津遗嘱库公益律师普法项目、一米阳光关爱空巢老人手工制作等项目都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更广泛地拓展了社区服务的内涵。二是培育本土社会组织,锻炼了社区工作者队伍。2014年,南开区指导推动12个街道都建立了街级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合会,而开展公益创投试点工作,则是本土社会组织“生根开花”的有益探索。在中标的项目中,有5个就是在学府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指导下,由社区工作者带动社区社会组织承接,他们在对项目的规范参与中,边学习边实践,对公益创投的概念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学会了策划服务项目、学会了填写项目填报书、学会了参加评审答辩、学会了合理控制资金预算、学会了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开展社区服务,一批有热情、有能力、懂策划、熟民情的年轻社工涌现出来,成为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此外,还带动了一大批热心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初步构建形成了“社工+义工” 两工联动的服务机制。三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深化“三社联动”机制。学府街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是南开区在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力基层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多种形式公益创新工作的探索尝试,不仅极大激发了社会组织的活力,也进一步丰富了“三社联动”协作发展的内涵。2015年,南开区鹤童老年福利协会连续第四年承接国家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全国农村敬老院鹤童支教指导示范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共计628.7万元;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中心在京津冀地区推广“智障人士社区化服务项目”,获得中央财政项目资金支持50万元;王顶堤街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阳光之家—残疾人监护人温馨驿站”项目,中标2015年天津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助项目,获得资金支持15万元;体育中心街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在全区首推“体中社团”微信公众号,社会组织的公众影响力不断扩大。

实践证明,公益创投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一种尝试,是推进“三社联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培育壮大基层社会组织,满足社区社会转型中的差异化、精细化需求的一条新路径。下一步,南开区将进一步开拓思路,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学府街社区公益创投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服务品牌,创新服务模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在基层社会治理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