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韩艳萍、马谦杰)今年,邯郸县把村庄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工程,按照少占耕地、有空必绿、全面铺开、打造特色的思路,对全县155个村全部实施绿化工程,力促每个村绿化率达到30%以上。县直50个部门对绿化示范村分包帮扶,已完成2.35万亩绿化任务,栽植树木50多万株。
环村林带实施“闭合工程”。该县根据村庄位置和自然条件,建好各村环村林带,除城镇、村庄、道路、河流和规划建设用地外,全部纳入环市经济林带建设。在绿化中采取选优苗、选壮苗、施好肥等措施,提高苗木成活率。鼓励大户造林,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确保绿化实效。目前东堤西堡、吴唐营等村已经成为绿树环绕的生态村庄,全县涌现出“小弟八”模式村庄10个。
街巷绿化实施“立体工程”。针对村庄普遍过度硬化的实际,按照“破路要绿,空间增绿”的思路,以多形式的立体绿化增加村内绿量。在墙角提倡种植凌霄、爬山虎、紫藤、茑萝等攀爬类速成增绿植物,在墙体上悬挂花草等绿化小品,在空余闲地种植各类野花,在庭前屋后开辟生态菜园,在水泥路两侧形成竹道绿廊,以立体绿化美化村庄。
农田绿化实施“林果工程”。该县扩大特色林果种植面积,以特色林果业建设促进村民增收。对适应种植林果的村庄,在农村庭院、道路、村屯空闲地上栽植核桃、冬枣等果树。邀请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对小堤村千年枣林、南堡乡赵王仙桃种植基地、北文庄苹果种植基地等提供技术指导,鼓励流转土地发展观光采摘林果业。目前,东召里梓苑花卉、高里堡樱花园等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目的地。
空闲地绿化实施“生态工程”。该县以营造生态养护林、防护林为重点,在村庄前后、房前屋后、村内村外、通村道路等空闲地进行绿化栽植。在树种选择上因地制宜,以易活、易管、中低成本的乡土树种为主,公共场所注重乔、灌、草、花搭配,体现观赏性。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