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海城市获悉,由海城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展的中央商务区下水主管网等多个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经过积极探索、多轮洽谈和招标等程序,最终上海龙源有限公司中标。这表明,海城作为国家第一批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成功创造出PPP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路子,该模式成功破解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政府投融资难、背包袱、担风险等叠加难题,模式可复制。
PPP模式运作方式简言之就是采取以社会投资占主体、与政府合作、由项目公司运营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基于契约基础签订合同,合作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而社会资本受政府之托代为管理维护设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务,政府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2015年,海城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按照要求,试点县将在规划指导、基础设施建设上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海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在PPP模式上进行了积极且艰难的探索。海城市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门认真进行了试点方案的制定、细化、工作思路的探索,主动与社会投资者就基础设施项目情况进行对接并进行多轮洽谈。经过积极努力,终于探索出PPP模式。此次在PPP模式中标的上海龙源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企业、上市公司,该公司将采用PPP模式,实施中央商务区下水主管网工程、南台镇供水改造工程、南台污水处理及管网配套工程、析木新城供水工程4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约为2.2亿元。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