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凌晨1点,“沈满欧”班列的始发地——沈阳东站东货场灯火通明。
在货物堆放场地,“身材”和两层楼房一样高的“正面作业吊”正将一个集装箱直直“抓”起,放在长长的专用卡车上面;那边的铁路线旁,另一辆“正面作业吊”再把集装箱从卡车上吊起来,稳稳安放在棕色的“沈满欧”班列专用平车上。
从“沈满欧”班列开通就一直与之打交道的中铁国际多式联动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项目经理何若凡告诉记者,本趟班列装载着轮毂等汽车配件以及绝缘瓷管、矿山设备等产品。
5点11分,班列正式发车。
“以前班列是每周四18点30分发车,现在,发车时间往后推迟了,到达的时间却提前了。”何若凡说,“大约26个小时后,28日7点左右,班列就能抵达满洲里。”
晚发、先至,这抢出来的时间就来自于速度。“和普通零散发运的铁路运输模式不同,班列的货物都是从A点到B点,中途到站不用再重新编组,节省了大量时间。平稳运行至今,‘沈满欧’班列的运行时速已由最开始的80公里提高到了目前的120公里。”何若凡介绍,“在满洲里,班列车厢编组整列出境所用的时间也由一天半压缩到3个小时,让‘沈满欧’跑得更稳更快。”
列车运行图的调整、提速,正是基于“沈满欧”班列的稳定运行和由此带来的货源增长。
“去年10月30日班列首发之后,初期每趟只能装不超过20个集装箱。春节过后,上门货源稳定增加,4月开始几度‘爆仓’,达到标准承载的上限——56个集装箱。”“沈满欧”项目总监郑明文告诉记者,“因为实在无法再加挂箱柜,一些新增客户只好把货物放在下一趟班列。”
沈阳金利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就是“沈满欧”的新增客户之一。公司对俄事务经理卢涛告诉记者,运行快速、准时、安全,服务效率高,价位合理,是他们选择“沈满欧”的原因。“以后只要有货物往俄罗斯、欧洲发,一定选‘沈满欧’班列。”他说。
除了以前常见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机床零部件、燃气轮机、太阳能光伏组件、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一些季节性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鲜产品也搭上了班列“快车”。何若凡说,下个月,来自于辽中区的一批蔬菜水果就将“乘坐”班列前往俄罗斯。
满载发车,“沈满欧”班列回程也是满满的。何若凡说,大量的宝马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都是通过班列运抵,供给位于沈阳的宝马生产基地。截至5月27日,“沈满欧”班列已经安全发送29趟。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道路联通、贸易畅通,“沈满欧”班列行进得愈发稳健,推动沈阳加快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如今,“沈满欧”班列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新选择,成为沈阳提速发展、东北加快振兴的新平台。目前,依托“沈满欧”班列、沈阳港、桃仙国际机场等,一个涵盖陆、海、空的大物流联运网络、大开放版图正在稳步搭建、绘就。
据悉,目前沈阳港正在与“沈满欧”班列和辽宁机场管理方面积极洽谈,寻找介入班列运营的方式和时机,做大沈阳航空物流产业和平台。
综合《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