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是北京中心城区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对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昨天,海淀区委书记崔述强表示,海淀区要从探索产业有序转移和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入手,在人口疏解方面,今年,海淀区计划减少10万人;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将中关村大街打造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展示区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试验区。
□城市功能
疏解
推进14家大型市场外迁
海淀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调控难,今年,计划减少10万人,力争实现人口总量由增到降的拐点。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海淀区委书记崔述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研究创新以水控人、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体制机制,实现减人目标。
具体措施包括抽调人口办的精兵强将成立督导组,将减人口任务指标分解到各街镇,落实街镇人口调控属地责任;健全群租房治理长效机制,集中整治市级挂账地下空间等内容。
此外,在疏解功能方面,今年将关停撤调天下城等有形市场12个,推进万家灯火等14家大型市场外迁,其中,京昌路西侧、全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腾退空间将建成宽100米、长7公里的楔形绿地,成为首都西北部的“送风通道”。
科技
中关村大街打造成全国展示区
崔述强表示,要将中关村大街打造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展示区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试验区。
具体来讲,要做强做大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代表的软件产业、智能硬件、电子信息以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壮大一批大企业集团;形成核心区与中关村各园区共享发展、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
环保
2017年全区实现无燃煤
海淀区今年将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有新推进。
具体来说,开展“山水林田湖”自然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加快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实行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审计。
加快城市绿道、公共绿地、北部生态绿心、南沙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实现规划建绿、拆违还绿、多元增绿等。
力争到2018年底,全区实现河道水体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地表水三类,实现水清岸绿;到2017年全区实现无燃煤。初步实现海淀区的垃圾自产自销不出区。
□焦点关注
1 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聚集情况怎样?
海淀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长萍表示,海淀是中国创新创业的发源地。截至目前,海淀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157家,占北京市的50%,占全国十分之一,应该说市场主体的增加,为新常态下海淀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同时,海淀一季度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2%,高于整个中关村示范区平均水平;全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4864件,同比增长42.7%;目前,区域内有独角兽企业22家,占北京市的54%。
上述数据说明,海淀依然是中国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
2 中关村大街改造提升项目有何进展?
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孟景伟表示,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海淀区积极推动中关村大街改造提升项目,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具体来讲,一是组建指挥部办公室,加强上下联动;二是成立市场化运营公司——中关村大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开始运作;三是北京中关村大街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拟建立3只基金。目前,已与国开行、工行、中行等银行就基金方案进行了多次协商,各银行基本上对基金结构及出资比例达成了一致。四是“中关村大街数字创新服务平台”已完成中关村大街7.2公里沿线楼宇的3D建模工作,并完成了海龙、科贸电子城等重点楼宇的内部建模。
此外,形象提升工作也在有序开展。目前计划将大街环境改造主要聚焦在城市立面、夜景照明、城市景观、市政信息、智慧交通等几个方面。
3 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做了啥?
海淀区委常务、常务副区长孟景伟告诉记者,海淀区落实和完善兼顾产业输出地、输入地和企业等多方利益的4:4:2的共享机制,秦皇岛分园运营两年来,已落地项目82个,产业有序转移效果明显。
如海淀区千方科技公司,承接了秦皇岛市智慧交通市场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将企业研发的创新产品安装到3600辆出租车上;入驻秦皇岛分园的恒业世纪公司生产的消防电子产品在当地市场供不应求,未来三年将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再如,中科院秦皇岛成果转化基地先后吸引中科院遥感所、地理所、自动化所、信工所等12家科研院所的19个项目入驻,成立了16个实体企业和3个所企共建平台,产业和技术合作范围涉及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筑数字化节能监管等诸多领域。
此外,据数据监测显示,2015年,海淀区企业对津冀地区投资呈明显加速态势,全年对津冀地区投资次数达到1040次,是2014年的2.6倍;投资额达到290.4亿元,是2014年的2.3倍。
在2015年海淀区对津冀地区总投资中,对天津市的投资额为185亿元,占到总投资额的63.7%;对河北省的投资额为105.4亿元,占到总投资额的36.3%。
4 如何把握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
今年3月,海淀区领导先后赴延庆区、河北省张家口市进行考察,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层级、拓宽合作领域、优化合作环境,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未来,海淀区和延庆区围绕疏功能减人口、产业链打造、园区发展、产业转移承接、现代农业、冰雪产业、养老产业、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推动协同发展、共享发展;与张家口市将紧紧围绕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契机,加强两地合作,在教育发展、产业转移、旅游养老等方面密切对接,促进两地协同发展,实现双赢。
同时,海淀区将以加强区域合作为基础,以“抱团出海”的方式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即以产业有序转移为牵引和依托,主动对接合作区域和承接地,协助提供配套服务和政策支持,带动教育、医疗、养老、部分生活服务功能和居住人口有序疏解。
5 教育输出做了哪些工作?
海淀区教工委副书记乔键表示,海淀区是科教文化大区,智力资源密集,区域内云集教育部属和市属普通高校30余所,中央级科研院所100多家,基础教育在校生达31万,园所和学校数达300余个。
这3所学校都是海淀区首批市级示范校,在通州举办的分校,也是以市级示范校的标准高起点建设,由3所学校的校长亲自担任通州校区法人代表,海淀区还将派驻本部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师资,并输入海淀先进的办学理念,通州校区的招生、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都将纳入该校集团化办学体系中,通过一体化管理带动学校实现快速发展。
京华时报记者 马金凤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