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县(市、区)创建
城乡居民将享12类免费健康服务
本报讯 (记者 王丽强) 记者日前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石家庄市将从今年开始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县(市、区)创建,建立管理体系顺畅、管理措施具体、项目落实到位、资金管理规范、服务质量较高、群众反响较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县(市、区)卫生计生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责任主体,具体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建设的规划、服务、监管等职责。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县级医疗机构具体负责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主体,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方案提出,要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分工协作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务人员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医防结合机制。建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乡村联动机制。试行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协议管理和动态管理,对于不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单位实行淘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要与机构的补助经费挂钩,基层机构内部人员的考核结果与机构内部收入分配相挂钩。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划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口数,逐步实现辖区统筹。
两部门要求,各县(市、区)要足额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要通过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的标准化建设率要达到80%以上。加强公共卫生科规范化管理,按要求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职能,成立包括临床医师在内的责任医师团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管理。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提升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获得感。
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创建工作按照“典型引路,逐步推进”的原则,2016 年创建2-3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县(市、区),以后逐年增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重性精神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2类内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