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年报企稳思忧:民间投资遇阻 房地产泡沫加大
重重考验之下,上半年GDP还是保持住了坚挺。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40637亿元,同比增长6.7%,和一季度持平。
“今年以来,在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和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的共同作用下,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
事实上,GDP企稳早有信号。早在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就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仅仅3天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就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做好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和企业家的看法和建议。
密集地座谈一方面表明了信心,一方面也显示了压力。
“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新’已明朗,‘常’未实现。不排除今年年内,最晚明年上半年经济探底的可能。”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
不过,尽管我国经济仍将面临不少挑战,但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年内目标完成无压力。
经济企稳
短短几天,高层若干次提到二季度经济发展形势,基本企稳已成共识。
“从产业结构来看,三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三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从区域结构来看,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还在继续发挥。此外,‘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新经济发展的态势良好,新的动力在增长。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积。”盛来运答记者问时表示。
由于首次使用新的GDP核算法,将研发支出直接当作GDP而不是消耗,将研发成果作为知识产权产品,列入固定资产之下,因此,研发支出首次产生量化指标。今年上半年,研发对GDP增速影响0.02个百分点。这对促进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有着明确鼓励,也是改革的深意所在。
“二季度经济延续了一季度平稳增长的态势,国内需求起到了顶梁柱作用,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各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经济等快速发展,带动城镇新增就业超过700万人,一些传统企业也通过发展新技术新模式,走上升级发展新路,成绩实属不易。”李克强表示。
事实上,二季度的确让人捏了把汗。一方面,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仍在爬坡过坎。
从数据来看,6月制造业PMI为50.0%,比5月微降0.1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眼下比较平稳,而未来制造业的动力在减弱,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就增长而言,小型企业PMI回落幅度较大,为47.4%,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今年1至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比2015年回落6.2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
针对民间投资增速出现较快下滑的问题,国务院在5月下旬派出9个专项督查组对18个省区市进行为期10天的民间投资专项督查。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民间投资政策落实专项督查工作汇报,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重点解决民间投资中政策措施不落地、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
“就民间投资增速回落问题,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对民间投资体量大、同比增速下降较快和近期民间投资增速滞后的省区市组织开展重点督导。”7月14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
“当前经济‘稳中有难’,民间投资意愿下降是一方面,这影响了经济增长后劲;房地产泡沫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进入易发多发期,也给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尽管宏观经济领域呈现出积极变化,但是运行的基础仍不稳固。目前主导中国经济走势的传统“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速已经放慢;投资价格和数量增速持续下滑,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已引起足够重视;全球贸易萎缩背景下,进出口持续负增长,短期难改观。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压力的前三项就是企业债务、清理僵尸企业和去产能。”业内人士表示。
“过剩企业资源占用过多,好的企业成本就会提高。一些地方的僵尸企业,靠地方政府补贴,继续吸血、浪费资源,导致整个行业供给能力衰落。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当前的现实意义。正因如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去产能’,调整会有代价,但不调整就没有办法释放产能,就不会有下一轮的增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
政策仍精准发力
经济企稳,底部却仍然没有到来。
“经济明年一季度前不会触底,目前不会明显反弹回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不过,祝宝良则认为,本轮经济的底部就在四季度。“今年上半年,主要短期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宏观调控政策推动了短期经济增长。”祝宝良表示。
6月下旬,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将全年的GDP增速从年初的6.9%下调至6.7%,并预计年内仅有一次降准,无降息。
“当下物价在回落,因此货币政策可再适当宽松,将M2保持在13%左右。财政政策可维持现状。下半年短期内主要看投资,聚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国企、财税、金融等方面改革。”祝宝良表示。
事实上,7月4日召开的央行第二季度例会明确表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过,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三季度货币政策预计宽松力度有所加大,适度对冲资金外流影响。
与此同时,与稳健货币政策相配合的财政政策,在上半年发力明显,基础设施投资成为财政投资的重点领域,占比达61%,债务置换占比27%,国企改革也获得财政支持,占比10%。今年以来,财政政策通过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将继续精准发力。
近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作2015年中央决算报告时明确,下一步要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这体现在减税降费、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加快资金拨付和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方面。
“财政支出预算应加大结构性调整,新增部分应主要投向‘促转型’、‘调结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发挥财政补贴对消费的杠杆效应,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增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各级财政对公共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力度,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实施。”连平表示。
总体上看,2016年下半年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压力,货币政策仍有一定宽松空间。信贷投放仍将维持较大力度,贷款平均利率继续下行,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占比继续提升。预计再度降息人民币可能承受新的较大的贬值压力,下半年基准利率调整仍较为谨慎。
“建议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加大落地力度,财政支出与减税降费并举,尤其应减轻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负担。财政支出预算应加大结构性调整,新增部分应主要投向‘促转型’、‘调结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发挥财政补贴对消费的杠杆效应,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增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尽快安排赤字资金,加快财政预算支出进度,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连平建议。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