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晓海 记者李建成)10月7日,承德县苇子峪村环山路上车来人往,路边果园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我们村有19万棵果树,仅‘十一’假期这几天收入就达百万余元。”苇子峪村党支部书记孙桂生介绍,林果业搞得越好,村子就越漂亮,村民们就越富裕。
承德县是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经过多年扶持打造,目前该县已发展15万亩苹果果园,年产苹果1亿公斤、产值5亿元,带动2万多农户脱贫致富。该县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省十大果品特色县”等称号。
立足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承德县把苹果产业定为农业三大主导产业。该县以优势品种规模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完善果园经营管理机制,推行家庭果园、集体农场等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另外,鼓励国有、集体、私营经济组织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依法有偿使用宜林栽果土地,发展集约化果品经营。
加大对果品产业投入力度。在增加本级财政投资的基础上,该县积极整合林业、水务、扶贫等项目,打捆使用资金,集中投入果品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加强水利灌溉等设施配套,对集中连片百亩以上果园给予水利设施配套补助,提升果园抗御自然灾害水平。
重塑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品质。该县按照“品牌为核,七位一体”的建设路径,通过开拓销售渠道、立体宣传传播、强化品牌管理及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推进承德“国光”牌苹果的品牌建设,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近日,该县在北京举办了承德“国光”牌苹果品牌战略发布会,会上,承德县政府与杭州农本咨询有限公司签订农业品牌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承德县优质果品协会与苏宁易购等签订购销战略伙伴协议。
对果品产业进行重新定位,打造“三型”果业。“三型”果业即借助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机遇,打造以采摘、休闲为主的城郊型果业;扩大果品产业基地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造鲜销及储藏果业;发挥瑞德果品公司和农民合作组织带动作用,引进果品龙头企业,打造深加工果业。目前,该县果树总面积达到82.1万亩,果品年总产量22.47万吨,年总产值10.35亿元。其中,苹果年产量18.67万吨,年产值达8.59亿元。
根据规划,到2017年,该县干鲜果品保有面积将达到90万亩,年总产量30万吨;到2020年,干鲜果品保有面积100万亩,年总产量50万吨。打造“中国国光苹果第一乡”和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县,建成10个果品示范乡、100个果品特色村。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