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印媒称抵制活动致中国产品销量下降45% 但有人换标签出售
[观察者网综合]印度社交媒体10月4日起传出10月“排灯节”(Diwali)期间抵制中国货的声浪,其中还包括总理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高层。
有印媒称,运动奏效,使中国货零售销量下降了45%。但也有印度地方媒体指出,小商人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在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的一些地方,零售商们为避免损失,把中国货贴上印度、日本、美国标签出售。
周二加尔各答街头,抗议者焚烧中国货据《环球时报》援引印度《经济时报》10月26日文章称,印度全国贸易商联合会今日表示,在抵制“中国制造”的呼声不断在社交媒体传播后,印度零售商们不愿再囤积更多中国货,今年的“排灯节”对于中国产品的零售需求同比下降45%。
受到需求量减少冲击的中国产品包括鞭炮、灯泡、厨房用具、玩具、礼品、电气配件、电子产品、消费品、家居装饰品等。联合会表示,这场抵制运动使印度传统制陶工人获得新生,他们生产出大量陶产品,希望能作为中国灯泡和装饰品的替代。
印度政府正在实施一项长期战略规划,将向本国小型制造业提供全力支持,帮助他们以更低廉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产品。
印度制做陶灯的手工业者据称受益
《印度快报》则援引全印度商联合公会数据称,受此运动影响,损失至少会达30%;报导也指出,中国提供印度几乎所有生活日常用品,抵制中国产品对中国及中国企业将是一大挫折。
另一印度新闻网站 trak.in 24日则报道称,在“排灯节”行情中,中国装饰用灯具销量下跌40%以上,其他类似小商品销量下跌30%-40%,LCD类电子产品销量下跌10%-15%,而手机销量仅下跌2%。
中国手机品牌“小米”似乎也没有感受到抵制的寒意。
10月6日,小米官方高调宣称,在印度节日季的前三天时间里,小米在亚马逊、Snapdeal和Flipkart这三大电商平台上售出了50万部智能手机,而去年小米花费了一个月时间才达到这一成就。小米印度区主管马努·贾因(Manu Jain)在10月19日发布推特,庆祝18天内卖出100万部手机。
小商人陷入困境
印度地方媒体“今日东北(thenortheasttoday.com)”网站23日则着重报道了“抵制中国货”运动对当地小商人的伤害。
报道称,当地大多数小商人都以贩卖中国制造的玩具、爆竹、装饰灯具维生,当社交媒体呼吁抵制“中国制造”,他们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阿萨姆邦拉塔基亚市商贩桑吉夫·塔特(化名)表示,他已经必须考虑通过别的方式谋生。
他说,“往年在排灯节期间的生意都很好,但今年不同了,因为社交媒体上的呼吁,人们不再购买中国产品。生意一下子下降了九成,我已经彻底不进货了,但是在我的店里还有价值30000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3040元)的中国存货。”
他指着半空的货架,继续说道,“现在看起来,节日季结束以后,我必须关掉商店,找些别的事情来维持生活了”。
报道称,在印度全国,每天有价值1000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01.3亿元)的中国商品在流通交易。但社交媒体上的抵制“中国制造”运动,对全国零售业造成了伤害。
报道称,阿萨姆邦坎如普县(Kamrup)当局25日已通过一则法令,要求地区所有巡查人员对于管辖区域内售卖中国产品的商贩加大检查力度。
一名官员宣称,一些商贩在出售的中国烟花和商品是完全违法并且应当被政府禁止的。然而,像塔特这样的小商贩则认为,印度政府应当从源头上禁止中国货的进入。
塔特说,“今年政府没有给我们任何喘息的机会。我们的货几个月前就进好了,远在克什米尔步兵营遭袭之前。政府的决定削弱了整个排灯节前夕的销售行情。”
另一名印度商人阿加瓦尔说,“今年一整年的行情都不好,除了纯印度产品,但今天到现在我还没开张。”他是加尔各答和德里的供货商,接受采访是已临近中午。
有商人将中国货冒充印度货出售
“今日印度”网站26日还报道了印度零售商为了避免遭受损失,将中国货冒充印度货出售的情况。
报道称,尽管节日季期间社交媒体呼吁抵制中国货,但早已进货的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的商人们,仍在销售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
据说,商家因销售中国货被查得很厉害,为避免损失,他们现在别无选择,只能将中国货冒充印度货销售。他们宣称出售的中国灯是印度造,以避免激起顾客关于“资助北京支持巴基斯坦”的反感情绪。
报道称,在艾哈迈达巴德(古吉拉特邦)的街头市场,中国货和印度货被混杂在一起。而顾客往往在这些商品中选中中国货来装饰他们的房子,因为这些商品实在太便宜,又太丰富。
报道称,满载中国货的船只三个月前就到了这里,“中国货更便宜,而且种类非常丰富”,一名零售商于伽·巴依(Yogesh Bhai)表示,“如果这些东西卖不掉,损失就大了”。
在拉贾斯坦邦(Rajasthan)首府斋浦尔(Jaipur),中国货被发现贴上了印度,甚至是日本、美国的标签。
运送中国灯具的纸箱上,既没有“印度制造”的标签,也没有印上表示“中国电器”的CE字母。一名当地店主表示,“商家为了订购中国货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抵制中国货’运动发生时,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贴上别的标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