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北京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十三五”时期占比将达到 8%以上,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场馆、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将重点打造新能源高端应用示范区。
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是未来五年本市最为重点推进的一项新能源项目。按照《规划》,本市将重点建设顺义、海淀、亦庄等一批光伏集中应用示范区,及城市副中心的光伏应用示范区,还将实施北汽厂房屋顶、首钢厂房屋顶、农光互补等一批光伏集中应用示范项目。
除了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之外,按照《规划》,“十三五”时期本市还将重点打造几大新能源高端应用示范区,包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场馆、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
其中,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将重点打造以深层地热、浅层地温能为主,常规能源供热为保障的绿色低碳供热系统,并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运用楼宇管理与能源运行信息智慧调节技术,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系统的智能耦合运行。
到 2020 年,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率先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力争达到 40%以上。城市副中心整体区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力争达到 15%以上。
冬奥会场馆也将大力发展地热、热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延庆区新建冬奥会场馆将推广地热及热泵系统供暖、分布式光伏发电,基本实现赛区电力消费全部使用绿色电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绿色低碳冬奥会。此外,到 2020 年,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可再生能源比重,预期将达到 15%以上。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