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和在建的光伏项目已达29个,装机总规模895兆瓦;建成生物质发电站4座,装机规模8.7万千瓦;推广利用地热供热(或制冷)面积260万平方米
本报讯(通讯员宁爽 记者张永利)笔者近日从邢台市发改委获悉,该市新能源产业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科技含量和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作为全国首批80个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之一,邢台市按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着力打造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通过主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空气能、地热能利用等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构建光热、光伏、光电全产业链。
在邢台经济开发区,晶龙集团旗下晶澳(邢台)太阳能有限公司15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自今年5月份正式投产以来,企业一直满负荷生产,并成为该行业人均生产效率最高、产品转换效率最高、能耗最低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制造基地。截至目前,晶龙集团已在邢台形成年产晶体硅8000吨、硅片1.5吉瓦、太阳能电池1.7吉瓦、组件2吉瓦的生产能力,产品光电转化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据了解,邢台市并网和在建的光伏项目已达29个,装机总规模895兆瓦。目前已有17个项目并网运营,装机规模655兆瓦。其中,4个已投入运营的光伏扶贫项目,装机规模140兆瓦,可使临城县、巨鹿县40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12个在建光伏项目,装机规模240兆瓦,将于近期并网运营。此外,全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2兆瓦。
在光热方面,邢台市光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三环太阳能有限公司等太阳能集热器生产骨干企业,年可产太阳能热水器40万平方米,产能居全省第一。全市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率90%以上,已成为全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生物质能利用方面,邢台市现已建成生物质发电站4座,装机规模8.7万千瓦;在建生物质发电站1座,装机规模3万千瓦,将于年底前投产。巨鹿县政府与中国广核集团签署生物质综合利用合作意向协议,项目投资1.066亿元,利用当地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建设日产3万立方米车用燃气,副产品包括固态有机肥和液态有机肥。
在地热能利用方面,目前已推广利用地热供热(或制冷)面积260万平方米;此外,柏乡县干热岩项目试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