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未来4年承德城区 将建90多所学校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本报承德电(记者陈宝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承德市主城区一些中小学被拆迁,由于种种因素,复建工程进展缓慢,日渐增长的适龄儿童数量和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得“入学难”、“班容量超编”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承德市自2016年起,加速推进新建、复建、扩建和迁建中小学校工程,困扰该市教育发展的瓶颈,正逐步得到化解。

孩子上学 有了新选择

刘先生家住承德市高新区一小区,2016年,已满6周的儿子,即将步入小学。“刚买房的时候,小区规划建设小学,但已经入住3年了,学校一直没有开工建设。”刘先生说,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他又东拼西借,在承德市老城区买了一套二手房。“每天需要往返十几公里接送孩子,人在新城,但孩子上学又把人拖到了老城区。”

然而,就在刘先生解决孩子入学问题后,该小区一所现代化小学已超乎他想象的速度拔地而起。“2016年4月开工,现在已经投入使用了。”刘先生说,相比老城区面积相对狭小,设施设备相对落后的老学校,新建的学校宽敞明亮。“我咨询过,孩子可以转回到小区附近的学校。”据悉,近几年,由于承德市区一些中小学因城市化进程被拆迁,复建工程进度缓慢,造成当地多数小学班容量急速增加。

史上最大建校工程初见成效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承德市普宁小学、汇水湾小学、凤凰御景学校目前均已完成主体施工。

1月5日,记者从承德市教育局了解到,2015年,承德市主城区(含双桥区、高新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77所,在校生5万人。从整体上看,在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关人员表示,近几年,承德市主城区共拆除学校13所,恢复及合并建设4所,实际减少9所。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涌入城镇,每年新增适龄入学儿童在1000人左右。

“彩虹桥、世纪城一线以南至凤凰山大桥区域无一所学校,规划中的世纪城中小学、会龙山小学、凤凰御景学校迟迟没有建设。”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避暑山庄以北至普宁寺、二六六区域仅有一所初中,原喇嘛寺小学、狮子沟小学、殊像寺小学、上二道河子4所小学均已被拆除。

因此,如何破解承德主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科学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推进主城区学校建设,已成为迫在眉睫问题。

一位参与学校建设的工作人员表示,2016年该市实施了史上力度最大的学校建设工程。“从市长到主管副市长,再到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定期召开协调会,有力地推动了这项民生工程的快速实施。”该人员表示,除了多次到现场,承德市主要领导先后25次在主城区学校建设专报上做出批示,及时协调指导学校建设。“这足以看出,承德市对于此项工程的重视程度,也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记者了解到,目前,承德主城区学校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七所中小学启动建设,计划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6.38万平方米,项目全部完成后受益学生9360人,现竣工面积2.56万平方米。随着相关工程的实施,将为承德市主城区解决六周岁儿童入学问题奠定基础。

为了保障学校建设工程顺利实施,2016年,承德市结合《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中疏战略,印发了《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三期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承德主城区共规划有中小学141所(高中5所,初中17所,小学65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53所)。其中,保留中小学47所,新建、复建、迁建、改扩建中小学94所。

为规范主城区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承德市政府出台了《承德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承德市城乡规划管理若干规定》,明确配建学校规模标准及监管职责,并规定开发单位配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与规划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交付使用。分期建设的项目,配套建设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安排在第一期建设,未同步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予办理配套设施验收,分期建设的不予办理项目二期手续。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