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沈阳1月10日电 (孝媛)9日上午,沈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辽宁人民会堂隆重开幕。沈阳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姜有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沈阳市2016年的成绩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0.9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135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45元,增长7.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沈阳市积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出台稳增长政策措施,全市经济逐步企稳向好。地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82.4%,提高1.2个百分点。
沈阳主动开展项目、政策、资金对接,争取到国家和省重大项目162个、政策83项、资金251.1亿元,政策红利得到有效释放。“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出台房地产新政33条,全市商品住房备案面积增长9.8%,去化周期缩短到7个月;全面实施“营改增”和降本减负20条政策,减免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55项,为企业和居民直接减负约55亿元。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沈阳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
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沈阳市启动建设64个制造业智能升级示范项目,并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实现业务收入70亿元、增长27.3%,航空产业完成产值311亿元、增长7%。
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沈阳市精心编制全面创新改革实验方案并获国务院批准,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形成了中德装备园体制机制创新等4项可复制推广经验。
2016年,沈阳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出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10项政策,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2家,是上年的3.5倍;浑南区成为全国首批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同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沈阳市取消下放108项行政职权,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6%、要件削减31.5%,并在中德装备园等14个经济园区开展行政事业“零收费”试点。
城市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深入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沈阳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积极打造智慧沈阳,沈阳获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城市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沈阳开展“提速降费”行动,“光纤进小区”和行政村“光纤村村通”年度计划全面完成;无线网络四环内实现全覆盖,免费智能WIFI覆盖120个热点区域,成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政务协同办公平台投入运行使政府运行效率大幅提升、行政成本大幅下降;居民信息平台、智慧医保APP等投入使用,“乘车易”用户突破百万,使得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更加高效便捷。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沈阳市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核心,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地铁4、9、10号线和2号线北延线工程进展顺利,南北快速干道北段高架桥建成通车,五爱互通立交桥部分投入使用,百里二环实现无信号通行。
2016年,沈阳重拳治理雾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1917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5.6万辆,实施最严格的秸秆禁烧制度,强化工业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管理,PM2.5、PM10浓度分别下降25%和18.3%,重污染天数比上年减少19天,大气优良天数增加42天。
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实施十大民生工程,重点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5%,沈阳市在联合国中国城市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居第四位。
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二连涨”,城乡低保“五连增”;沈阳市成为全国首批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城市;同时,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7个,新增养老床位4042张,成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完成棚改2.6万户(套),基本建成保障房1.9万套,维修更新老旧住宅电梯212部。
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按照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沈阳积极推进政府环境建设,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推进作风建设,迅速落实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意见,全面开展五大专项整治行动;推行公务员及时奖励制度,实施“督考合一”,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完善;加强政府智库建设,拓宽群众建言献策渠道,切实增强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