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上午,石家庄市召开“全市重点工作落实推进会”。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今年石家庄市重点工作亮点纷呈。
着力抓好项目建设
今年石家庄市将强化以项目为中心的意识,狠抓重点项目不放松,大力开展“重大项目建设转型升级年”活动,努力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今年,石家庄市重点建设项目有300项,总投资487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8.8亿元。重点推进“三个一百”项目建设。盯死竣工项目,加强协调调度,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入冬前全部竣工。重点推进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藁城河北上聚壹实业有限公司太阳能灯具产业化、栾城潘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促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着力抓好园区建设
今年石家庄市将把园区做为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和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品牌开发区。着力提升开发区载体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都要达到“九通一平”标准,年内力争2个以上园区新列入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着力抓好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要围绕把石家庄打造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第三极”这个定位来筛选项目,严把项目准入关。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实行对接京津抓招商、创新机制抓招商、围绕政策抓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高端化、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全市全年亿元以上项目保持在2000项以上,形成项目储备和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
加速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围绕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电及电子信息四大产业,重点加快推进高端生物医药集聚区、装备制造基地、通用航空基地、军民融合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9%以上。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加快发展会展、旅游、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会展业发展水平,加快国际展览中心建设,高标准举办好石洽会、旅交会、药博会、动博会等传统展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会展活动。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办好石家庄市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石家庄旅游交易会,促进全域旅游和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加快成为支柱产业,力争年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9%。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村电商、体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全年培育10个以上农业示范性园区,打造3-5条特色农业休闲观光线路,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40万吨左右。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保障农民权益。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家庭农场发展到1600家,农民合作社实体社达到3800家。
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完善相关手续,解决好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市有关部门要结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态,把控好规划和土地供应,规范土地招拍挂制度,释放房地产市场活力,同时严防企业炒作和房价过快上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石家庄市政府将建立与房地产企业沟通机制,定期通报房地产业发展有关情况。
全面实施智慧城市建设
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的重要抓手,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今年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第一,要编制好规划。第二,要整合现有资源。坚决打破部门和单位利益,破除条条块块间的“信息墙”,整合相关部门的信息技术数据,打通行业、条块的信息共享通道。今年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第三,要实现重点突破。今年,石家庄市城管委、交管局、旅游委、农业局、环保局要围绕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环保等建设,在具体的项目、平台、工程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启动主城区到新三区和正定县的轻轨建设
今年,石家庄市将谋划启动主城区到新三区和正定县的轻轨建设,通过建设轻轨拉开城市框架,疏解主城区的产业和人口,有效解决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辐射带动新三区和正定县与主城区同步发展。石家庄市提出,尽快研究编制轻轨建设规划,3月底前提交市政府,力争年内实现实质性进展。轻轨建设要向世界一流标准看齐,使用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和产品,打造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和名片。
加快建设石家庄中央商务区(CBD)
今年石家庄市将加快建设石家庄中央商务区(CBD),借助老火车站周边的区位优势和金融产业集聚基础,建立金融开发区;以新客站为核心加快发展商业服务区,使“两站”区域尽快形成规模,打造石家庄CBD金字招牌。
加快正定新区建设
把正定新区作为实施城市北跨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加快新区与正定县“区县合一”改革进程,理顺管理体制机制,集中力量加速会展中心、规划馆、青少年宫、图书馆等大型功能性场馆建设,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抓紧启动实施高校和职教聚集区建设,尤其是职教聚集区建设已经基本建成两所学校,要集中力量建设另外八所职业学校,力争今明两年建成职教聚集区。
扎实开展县城建设攻坚行动,推进县域经济增比进位
全力以赴打赢县城建设“翻身仗”。按照“小县大县城”的思路,抓紧修编完善县城的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做到一县一策、一城一规。要深入推进县城建设攻坚行动,以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城市创建为抓手,持续推进县城容貌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三改一拆”行动,提升亮化、绿化、美化的档次和水平。年内力争更多的县城进入全省前30,新乐、深泽、赞皇、赵县、灵寿全部摘帽出列。
尽快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要把引项目、建项目、促进项目落地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每年引进1—2个投资10亿元、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加强县域产业园区建设,建立一批“园中园”、“国别园”,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支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地。要大力扶植发展一批产业聚集型、旅游服务型、现代农业型等特色小城镇,延伸县城功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突出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十二个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四美五改”,持续抓好抱犊寨、三苏都市农业游、西柏坡和正定古城4个省级重点片区建设,完成300个以上省级重点村建设,打造45个精品村,总体工作要确保全省前列。
以更大力度和科学态度治理大气污染,全力改善生态环境
今年石家庄市将以更大力度和科学态度治理大气污染,全力改善生态环境。
一是尽快实现技防全覆盖,在全市所有乡镇和工业园区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提高“技防”能力,形成覆盖全市的监测网络,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是集中力量治理燃煤污染。压减民用散煤,大力推进四组团煤改气、煤改电,确保在2018年采暖期前,实现鹿泉、正定、藁城、栾城天然气“村村通、户户通”;在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难以覆盖的地区,主要以洁净型煤和优质低硫煤为主推广清洁燃料替代。强化分散燃煤锅炉治理,10月底前全市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城市建成区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保留的燃煤锅炉全部达到特别排放限值,并向社会公开清单。要压减电厂用煤,今年采暖季前,按照三环以里“无煤化”的要求,关停热二,完成石热、新华热电、石钢等企业清洁能源替换。
三是设立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基金。四是谋划建设空气净化产业园。五是全面整治“小散乱污”。要开展雷霆行动、铁腕治污,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今年重点整治“小散乱污”企业,2月底前,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以及土地、环保等手续不全的“小散乱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查,10月底前完成取缔工作。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中心,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民生先动,加大民生投入,保住基本、兜住底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七个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就业创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一批、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一批)专项行动和基础设施“七大工程”(道路交通工程、水利建设工程、电力改造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危房改造工程、互联网+扶贫工程、贫困革命老区建设工程),确保150个贫困村、4.6万人稳定脱贫;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障标准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抓紧谋划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好事,提高全市人民获得感。同时,着力抓好7.19特大暴雨洪灾灾后重建工作,重点加快水毁道路、水利设施、饮水工程建设,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