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红
面对价格和成交量依然上行的石家庄楼市,购房者对未来市场的走向有些摸不到头脑。石家庄的市场究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未来的上升空间还有多大?本期楼市观察家,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资深从业者,为当下的楼市把脉。
需求:
省会辐射冀中南地区需求旺盛
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需求量的增加是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惹目机构执行总经理张金峰分析,石家庄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尤其是在冀中南地区的影响力较大。“石家庄所辖县级市人口即可达到1000万人。如果加上周边的衡水、邯郸、邢台等地区,辐射人口能够达到3000万。”张金峰从市场的人口辐射程度为石家庄的市场容量定了基调。
同时在他看来,石家庄一年的商品房去化量为700万-800万平方米,从目前市场的供给量来看,远远不够。
供给:
品牌房企频入市供给仍偏紧
由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持续推进,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在这个过程中的城市定位和量级越来越重要,因此吸引了众多品牌房企的纷纷入驻。
“2017年5月,石家庄房地产市场将正式进入品牌房企的竞争年。”大唯兄弟董事长苗向华如此说道。在他17年的从业经验来看,过去十几年,进入石家庄的品牌房企不多。而从2016年下半年到今年,融创、万科、保利、恒大、荣盛、碧桂园等越来越多的品牌房企进入石家庄版图。“据我了解,今年80%的品牌企业均会有货量推向市场,有的房企还是几盘联动,这将会是今年石家庄房地产市场的亮点。”苗向华分析。
记者调查发现,在安居客、58同城、赶集网、石家庄买房网等平台的房源和成交动态来看,品牌房企的进驻,在产品品质和品牌溢价方面,均会拉动房价的稳步上涨。“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即使今年下半年各大房企的楼盘入市,但仍然不能满足石家庄的需求量。”张金峰分析,2016年石家庄新建商品房成交量已经突破了600万平凡米。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