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国际动态 > 正文

奥巴马最痛恨的富豪:坐拥2980亿美元 99年未上市

来源: 商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转自微信公众号 商界 (ID:sj998_)

3月7日,新一轮的胡润百富公布。美国科氏工业集团(以下简称“科氏工业”)两兄弟查尔斯·科赫与大卫·科赫,以2980亿美元的财富总值,再度登临榜单第八的位置。这是自2013年来,他们连续四年问鼎榜单前十。

类似于罗斯柴尔德,科氏工业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查尔斯和大卫均属科氏二代。到现在,这个家族企业渗透到了原油开采、炼化、贸易、管道运输、道路沥青等诸多工业领域;获得的殊荣亦是数不胜数:世界最重要的石油贸易商、北美最大液化石油气加工集团、美国第六大电力供应商、世界最大的道路沥青生产供应商……

除此之外,科氏工业还有三个最为引以为傲的标签:一是它如同老干妈、华为,是一家没有上市的私有化企业;二是它的历史已长达99年。马云希望阿里能成为102年的企业。显然,这个目标对科氏工业而言,只是马拉松之前的热身运动;三是科赫兄弟曾几度惹毛奥巴马,但奥巴马对他们却束手无策。

40年,2200倍的投资回报

1967年,弗雷德·科赫去世。为纪念父亲,在1968年,新上任的查尔斯将公司更名为科氏工业。

奥巴马最痛恨的富豪:坐拥2980亿美元 99年未上市

查尔斯(左)和大卫(右)

弗雷德的父亲也是一名生意人。在他的影响下,1918年,18岁的弗雷德在念大学的同时,与同学创办了原油裂解公司,其后又与朋友组建了木河炼油公司(科氏前身)。但时运不济,在此期间,弗雷德遭遇二战,股东发生内讧,而收购的炼油厂不到3年就轰然倒闭。最后,只剩弗雷德一人咬牙艰难前行,最终以连续收购的方式建立起以石油和化工为核心的工业帝国。

奥巴马最痛恨的富豪:坐拥2980亿美元 99年未上市

科氏工业

接过弗雷德授予的重任后,查尔斯经常想起父亲的一句话:“我希望你的第一笔生意赔钱,否则你会高估自己。”这是弗雷德坎坷半身获取的经验: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有神的相助;一切的外来投资,都有可能在下一刻纷纷撤走。他是在告诫查尔斯,随时准备好充足的资金,才能应对一切的意外。因为他自己的创业过程中,都是自己掏腰包,从未要过资本市场一分钱。

因此,从执掌科氏工业以来,查尔斯一路步步为营,只有在制定好最完美的退路之后,他才会与对方建立合作关系,而这些生意不会让任何同行染指,皆由自己独立完成。

为了让核心业务具有更严密的商业逻辑性,也让风险更加可控,他又开展了石油运输、加工、贸易、化工、金融等业务,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最终核算,形成工业生态核心业务的保护伞。

与此同时,他沿用了父亲的套路,进行了一系列收购:芮斯煤炭、埃尔夫沥青、美国天然气管道、工业城水疗中心等等。这些业务周边如同推动跑车冲向终点的液态氮氧燃料,让科氏工业在2008年实现980亿销售额,并登上当年的“财富500强”第50位。

有人在当时算了笔账:如果在1968年,在科氏投进1美元,40年后,就能收获2200美元。

不过很显然,查尔斯不会让外人有机会分食这份回报。他和大卫分别持有科氏工业42%的股份,剩余的16%要分给合伙人与家族其它成员。

他始终将父亲的告诫奉若神明。

奥巴马最痛恨的富豪:坐拥2980亿美元 99年未上市

福布斯封面上的查尔斯

“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2005年,科氏工业收购了佐治亚-太平洋公司。

奥巴马最痛恨的富豪:坐拥2980亿美元 99年未上市

夜晚的佐治亚-太平洋

佐治亚-太平洋的核心业务是纸浆、纸制品等。二战期间,科氏工业可谓苟延残喘、举步维艰,但佐治亚-太平洋却风光无限:它成为当时美国军队最大的木材供应商。战后的繁荣,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强盛的经济,却成为了纸业的掣肘。薄利多销的时代已经过去,佐治亚-太平洋的鼎盛也一去不复返。

此次收购,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私企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它轰动了商界,也让科氏打败了美国嘉吉——后者曾连续29年位居全球最大私有化企业。

而这也引来了一个问题:作为私企龙头的科氏工业,到底该不该上市?

这是一种商业大流。每个行业冠军的结局,好像都应该走上上市之路,苹果、谷歌、脸书,概莫能外。

弗雷德应该也应该料到科氏会走到这一天,因此他留下的遗训是“只要不将公司卖掉,你怎么办都行”。言外之意,就是上市也不无不可。然而,查尔斯却根本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性:“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这种定论,并非是查尔斯的一时意气,而是他谋定而后动的判断。企业上市后,要定期公开运营数据,股价会受到股票市场整体氛围的影响而起伏不定。特别是一家专注于长远发展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开发新产品而可能面临结构重组、增加投入,营收就将面临萎缩;如果遇到经济衰退、行业萧条,投资回报减少的同时,资本市场就会要求企业采取各种短期行为来降低亏损,这就打乱了长期发展的计划,现金流的把控也将面临失控。

而作为工业巨头的科氏,很明显是依赖制定、执行长远规划而发展前行,这个过程中,任何环节的资金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让科氏元气大伤。近几年工业环境萧条引发的工业企业集体走衰,就是最好的应证。

此外,上市以后,资金、话语权很多时候都由不得你,而是由一群人分配、制定。这群人中,难免有的暗怀鬼胎。如果有人将上市当成盈利的目的,而非发展公司的手段,那么钟声敲响那刻,或许就只能成为公司最后的辉煌。

奥巴马最痛恨的商业大佬

政商不离家,这放在科赫兄弟头上也不例外。从查尔斯做事的风格亦可判断,他除了拥有缜密的思维,还有极大的野心;大卫跟他如出一辙:大卫还有个叫比尔的双胞胎弟弟,但大卫从小就跟查尔斯合得来,而不喜欢比尔。

野心的背后,通常会暴露出一个人的问题;对于科赫兄弟而言,他们的问题就是激进——即国外所谓的“右派”(这和中国恰好相反)。美国右派还有个称呼,叫做“茶党”——发轫于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早在1979年,科赫兄弟就有了从政的想法。当年,大卫在查尔斯的劝说下,参与了公职竞选。在当时,他就表达了“茶党”的右派愿望:废除税收、联邦调查局,终结社会保障、枪支管制等制度。他觉得,政府只需做一件事:保护个人权利。

奥巴马最痛恨的富豪:坐拥2980亿美元 99年未上市

抵制税收的茶党上街游行

那次竞选,兄弟两人花了200万美元,仅获得1%的选票。可见,美国民众对“茶党”右倾主义的深恶痛绝。终于,在多年后,他们的行为激怒了奥巴马。

2008年,奥巴马提出必须采取措施阻止全球变暖。第二天的报纸上,出现讽刺的报道:如果全球变暖,政府就会对经济控制更多。言下之意,当前的政府已经对企业和人民的收入干预、攫取太多,民众已经忍无可忍。

调查后得知,这所谓的报道,都是科赫兄弟在背后兴风作浪。从1979年选举失败以后,科赫兄弟一直没有停止与政府的斗争。他们花钱买通了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该所的观点常被美国主流媒体引用。同时,科赫兄弟还向近40个政治和政策组织提供经济资助,与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奥巴马政府,甚至在2012年准备将获得连任的奥巴马赶下台,而奥巴马却无可奈何,因为在美国,政治就是利益集团之间的金钱游戏。

2016年,美国大选前夕,两兄弟又花费8.89亿的“战争基金”对抗奥巴马。如今,奥巴马如他们所愿下台了,只不过,不知道连WTO都要抛弃的特朗普,是否合了科赫兄弟的心意?

科氏工业的发展逻辑

与政府的抗争,粗略看来仿似一出哗众取宠的闹剧,它跟花钱炒作的性质如出一辙。但从某种层面上,它也反映了科氏领导人的某些特质:为目的而执着,为理想而抗争。在政治上,这或许是跳梁小丑的把戏;但在商业上,它是一种精神,同时代表了为争取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做的努力,尤其当更多外界人反对这种努力的时候,这种精神更显可贵。

纵观科氏工业,除了坚持,我们还能梳理出更多的商业逻辑,而科氏高管早已总结如下:

首先,是企业必须身陷困难,才能成长。如果一家企业始终顺风顺水,它上生的空间不会太大,遇到问题也无法有效解决。只有咬牙走过了风雨,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晴天。

其次,交易必须有长远的表现。上市公司成倍增长的营收数据不代表好的表现,因为数据背后的波动无法估测,它只能蒙惑投资者的双眼。有钱要揣在兜里,事情要静下心来做,而不是口沫横飞地说。

再次,企业必须要有赚钱的技能。技术和产品,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花钱打广告找投资,不如花钱开发技术做产品;要是没有技术,那就花钱去收购企业、去学习技术。

当然,如果企业在能成为行业老大的同时,还能惹怒(前)国家老大,那么,它离查尔斯的理想——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也就不远了。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