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200部山西电影无一进入院线
接下来山西应该这么干
3月1日起,我国首部“电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开始实施。该电影法对电影创作、摄制、电影发行、放映、电影产业支持、保障、法律责任等内容分为六章进行了详细规定,共计60条,为中国电影业走向更加规范化的道路奠定了法律基础。
借此春风,山西省惠民电影基金会秘书长武飞谈了自己的看法与感受。他表示,虽然我省不乏优秀的电影人才,但受技术、设备、平台等多因素的制约,我省电影产业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仍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山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需求,我省迫切需要打造具有自己地域文化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
近10年间,我省每年制作影片20部左右,尽管不乏一些题材好、立意高的影片,却无一部进入院线。纵观山西影视发展历史,基本上属于小打小闹,没有形成大气候。比如,好莱坞一部影片制作经费平均在8000万美元,《人再囧途之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失恋33天》等号称小制作电影的制作成本都在两三千万元,而我省电影投入成本多为每部两三百万元,一些上线影片的宣传发行费都不止这些。
在缺人才、缺技术、缺设备,很难打造精品的前提下,要想让山西电影成功突围,武飞觉得,要从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上做文章,从小电影、微电影入手,借新媒体的便利,推出更多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电影。
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明,山西电影的创作又让“人说山西好风光”成为了中国电影不可或缺的美学场景,黄土高坡的悲欢离合,汾河畔的起起落落,无数的故事频繁地呈现在大银幕,不仅生动地描绘出三晋大地的自然风貌,也展现了山西人的生存百态。
山西影视已经错失很多发展好机会。前几年经济形势良好,没有大手笔,没有大制作,依旧延续作坊式的加工,“山西制造”没有在全国叫响。山西有平原、有丘陵,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也有佛教圣地五台山,每年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剧组前来取景,却没有自己的影视拍摄基地。“所以说,打造我省专业的影视培训学校及拍摄基地迫在眉睫,有了这样的基地,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更专业的影视人才。”武飞说。
要想更好地发展山西电影事业,留住专业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培养优秀的电影营销人才等等问题,都是重中之重。一旦我省有了最专业的文化创意影视基地,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形成电影创意、制作、发行、放映、后电影开发等电影产业链。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