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密云文物有了“身份证”

来源: 北京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本报讯(通讯员 谢安康)笔者从密云区文化委获悉,密云已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并为全区1547件/套可移动文物设置了22位电子数字编码,全面掌握可移动文物的情况,加强对文物的保护。

据了解,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全面掌握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密云区文化委历时4年,经过摸底调查、文物认定、信息登录等工作,确定全区国有可移动文物共1547件/套,涉及古北口镇、博物馆等六家收藏保管单位。为准确掌握可移动文物资源及分布保管情况,密云区文物部门为每件文物都赋予了22位电子数字编码“身份证”,包含文物所在的行政区域、收藏单位性质、行业分类等六项信息。

“只要一看这个电子数字编码,我们就能准确掌握相关文物的具体情况。”密云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电子数字编码的设置,有利于促进文物资源的整合利用,丰富文化服务内容。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