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佳薇)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已全面展开。为进一步推动工作的开展,日前,省文物局在容城南阳遗址举行了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现场推进会,安排部署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分工、时间和要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为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揭牌,并向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授旗。
宋新潮对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提出要求:一方面,要先从已知的文物点入手,开展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搞清文物遗存的年代、性质和范围,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并做好与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的衔接,把文物保护规划纳入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另一方面,要高质量、高标准开展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提高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数字化水平,建立雄安新区文物保护和考古资料档案数据库,搭建文物保护和考古资料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宋新潮还表示,雄安新区地处太行山东麓,是适宜早期人类生活的区域。夏商时期,先商、商、夏家店时期文化遗存广泛分布,是南北文化交会的地区。两周时期,地处燕南赵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宋辽时期,是我国北方政治、经济中心。因此,要对各时期的水利工程、防御工程、城市遗迹、军事遗迹等进行综合研究,要注重环境考古,研究当时的环境变化和历史变迁。
推进会由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主持,省文物局刘智敏总工程师具体介绍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及其工作方案。
据了解,按照工作计划,中期发展区200平方公里的考古调查7月15日完成田野调查;8月15日完成考古调查报告整理与编写。雄安新区2000平方公里的文物调查,2018年2月底前完成田野野外调查,2018年3月底,完成雄安新区文物调查专题报告。雄安新区2000平方公里内的文物勘探和发掘工作根据雄安新区建设的实际要求确定。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