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燔
如今,汽车已成为老百姓居家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与之相伴的车贷市场也蓬勃兴旺起来。而公众贷款购车大多分为两种,一是通过银行贷款,二是通过汽车金融公司。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争夺已经日趋白热化。据了解,几乎全部的合资品牌汽车厂商都将旗下汽车金融公司引入中国市场,大部分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也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建汽车金融公司。然而,究竟哪种方式贷款更划算又需要注意点什么,成了消费者“幸福的烦恼”。
银行贷款与汽车金融公司各有千秋
近日,笔者走访了位于省会建华大街与北二环交口的汽车园区发现,单从利率上来看,银行的贷款产品目前仍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其他产品的差距正在缩小。
据4S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看好某款车型之后,公众可以直接到银行申请消费贷款。虽然相比汽车金融来说,银行的低利率较为诱人,但申请起来相对麻烦一些,且并非人人都能申请到。相对来说,银行贷款的审批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的材料也较多,包括身份证、户籍证明、本地房产证明、购车合同等相关证明等。此外,银行在贷款时,还会对贷款人的资质严加筛选,逾期多次或者其他征信记录存在污点,借款人都不能获得贷款。银行由于批贷时间较长以及流程问题,购车人提车往往要等待一个月左右。
汽车金融贷款就是通过汽车经销商,向其背后的汽车金融公司申请贷款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门槛较低,流程比银行贷款的简便一些,发放贷款手续也简便很多,限制也少了很多,但是大多汽车金融贷款比银行贷款的利率高许多。汽车金融公司对于旗下品牌车型,贷款后提车大约为一周左右。
如果您在银行有良好的信用,并符合银行各项要求,同时不着急用车的话,选择银行贷款比较好,毕竟可以少掏一部分钱。但是如果你急着用车,又或不符合银行贷款标准的话,那么汽车金融贷款是最佳的选择。
不仅如此,据笔者走访发现,在促销活动期间,从4S店购车并申请相关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还能有额外的车价优惠。或者,部分车型会有额外补贴,算下来购车成本比银行贷款还能便宜一些,具体补贴比例要看活动车型而定。每家汽车金融公司对于母品牌的车型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优惠。
贷款买车小心猫儿腻
“零首付、零利率、享优惠……”五花八门的诱人贷款政策,让消费者受益的同时,也引来不少关注。为何贷款机构会在汽车消费金融领域频放“大招”,甚至不惜“赔本赚吆喝”?这里面是不是又有什么消费者所不知的“秘密”?
通过笔者对多家4S店走访发现,现在4S店基本都有合作的贷款银行,有些品牌厂家还有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因此消费者在进店试车和购车时,销售人员都会“积极”介绍自己的车贷服务。如果消费者选择贷款购车,销售人员就会为购车者提供一个基本的融资方案,包括期限、金额和相关费用等,一旦客户对方案认可,就会有相应的贷款专员负责具体的贷款事宜。一个个“隐含成本点”好像早已挖好的“坑”,等着消费者掉进去。
据了解,通常打着“零利率”的汽车金融贷款,4S店大多会向客户收取一笔2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贷款服务费。更有甚者,笔者在走访一家4S店时,发现销售会主动介绍店里的贷款政策,当问到相关费用时,销售人员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单独收取服务费,而是把这笔3000元的费用和银行贷款手续费算在了一起,最后告诉一个总的费用价格,许多没有详细看数字的客户便会“稀里糊涂”略过这一项。
而且,笔者发现如果贷款购车,许多4S店会指定消费者购买车险的保险公司,有的还会指定消费一些“大礼包”,例如装具礼包、贴膜礼包等等,在这些指定消费面前,购车者的议价能力很弱,通常只能按照4S店的要求购买。
贷款买车不简单
一位银行负责汽车贷后管理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他每天都会接待一些贷款购车客户,通常都是要求银行提供正常还款的证明或者向银行申请调取车辆产权证等抵押物的复印件或原件。这些客户有时还会抱怨,“早知道贷款这么麻烦,当初就全款买车了。”
一般消费者都会认为贷款办完,正常还款就不会有别的事情了,其实不然。除了少数资质非常好的客户能够在银行获得购车信用贷款外,大部分客户办理车贷都是以车辆抵押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在还清全部贷款前,许多客户的产权证、购车发票和保险单原件都抵押在银行。这是导致客户所谓的“麻烦”的主要原因。
一位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如果贷款购车,可以在车辆抵押前,要求4S店提供全套资料的复印件,避免需要使用时再去银行申请。随着汽车贷款市场竞争的激烈,信用类产品的客户群体越来越广泛,消费者可以尽量选择使用信用贷款方式,免去抵押车辆带来的后续的影响。
汽车金融的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然而,尽管从商业银行到汽车金融公司、小贷公司,各方纷纷加入汽车金融市场的竞争之中,但是一直到2015年,国内汽车金融的渗透率仅达到30%,与国外70%~80%的渗透率相比尚有差距。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将达到50%,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这一领域将有更多创新的机构、产品与服务等相继推出。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