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炜
27日,省政府新闻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联合召开“2017年上半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64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36.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8126.6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6842亿元,增长10.4%。
“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体经济回升向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动能转换成效明显,质量效益持续提高。”省统计局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田艳在发布会上说,总的看,我省在经济运行、转型升级、质量效益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可喜变化,都显示出整体经济趋稳的态势得到巩固,回升向好的态势逐步增强。
整体经济回升向好,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达到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经济增长率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6.5%—6.8%之间。
田艳介绍说,今年以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在三次产业中贡献最大;从需求看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拉动,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60%以上。就业和物价形势保持稳定,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3%,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势温和,除了1月份有春节因素外,其他各月累计涨幅在1.2%—1.5%之间。上半年,全部工业用电量增长4.7%,同比加快6.5个百分点;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6.6%,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8.2%,为2016年以来最高增速。
去产能力度加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田艳介绍说,上半年,我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去产能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钢铁去产能实现“双过千”,压减退出炼钢产能1572万吨、炼铁1408万吨;其他行业去产能也有序推进,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也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结构加快调整优化。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占全省服务业的比重在55%以上。装备制造业第一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装备制造业可比价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7.1%,比钢铁工业高2.3个百分点。钢铁工业在去产能的同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上半年,热轧薄板产量增长24.5%,厚钢板产量增长18.4%,轻轨用钢材产量增长6.1%。此外,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上半年同比降幅比一季度又扩大0.5个百分点,超过年度节能目标2.2个百分点。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动能转换成效明显,新动能加快成长
新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增速快于传统产业。
新业态快速增长。其中,上半年,全省快递业务量增长35.1%,快递业务收入增长35.2%。
新的市场主体快速成长。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46.89万户,平均每天新增2591户。截至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27.02万户;同比增长19.17%,增势强劲。
质量效益持续提高
向好因素不断累积
“随着市场主体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微观企业盈利能力在增强。”田艳介绍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较快增长。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财政收入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5%。
同时,民生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比GDP增速高0.7个百分点。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同比继续增加,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1.8%、61.4%和63.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加大。扶贫攻坚扎实推进。大力实施产业和就业脱贫等精准扶贫脱贫专项行动,加大对10个深度贫困县、206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力度,取得积极成效。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