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红 赵重磊
2017年已过大半,石家庄楼市震荡前行。
一方面石家庄楼市面临这限购、严查政策的打压;另一方面银行房贷利率上调,大房企加速布局以及本地房企加紧补证入市,接下来石家庄楼市如何走完“后半生”,让很多人产生了迷茫。
然而在各方政策的影响下,石家庄上半年的房价保持着稳中有升的趋势,与此同时,伴随着“限地价,竞配建人才安置房”、“双限双竞、十年限售”石家庄土地拍卖新规则的不断出新,石家庄房地产专项整顿不断加码,石家庄楼市市场走向显得不那么乐观。那么下半年的楼市到底该走向何方?
楼市严查已成下半年重点工作
2017年3月17日,石家庄连夜出台限购限贷政策,一个月后,石家庄房地产专项整顿也来了,并且来势汹汹,致使很多售楼处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燕赵都市报房地产传媒中心调查发现,其中长安区尤为严厉。
4月18日,石家庄长安区住建局联合市场监督、公安、物价等部门开展了打击违规售楼及违法中介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房产销售部、咨询中心、接待中心、展示中心、房产中介等具有销售行为的机构,全面摸排,集中整顿。截至目前,查封证件不全、违法违规售楼部37家,查处黑中介11家,有效规范了全区房地产市场秩序。
5月22日下午,长安区住建局组织,联合市住建局稽查大队、市中介科、长安公安分局经侦队,对汉谷地产总公司以及辖区内67家分支机构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对该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了通报,要求所有分支机构停业整顿,整改到位后方可重新营业。
5月30日开始,长安区住建局对在建项目售楼部再次进行全面巡查。辖区内60个在建项目售楼部全部检查到位,其中有预售证售楼部28个,无预售证售楼部32个。区住建局对无预售证售楼部全部查封,并对负责人进行约谈,明确告知,在未办理预售证之前不得对外销售,同时要求负责人签署保证书。
2017年6月26日,石家庄长安区住建局发布《长安区住房和城区建设局购房风险提示(三)》公告,对“森林城”项目、石家庄国际贸易城”项目2-6号馆、“花香城”项目、“国风”项目和“煤矿机宿舍”项目(一品华府)五个项目进行风险提示,特提醒广大购房群众不要购买。
下半年楼市整顿也没有放松的节奏。7月4日,石家庄长安区住建局发布《长安区住建局开展专项整治项目施工许可推进会》,会上指出:“各项目负责人逐一对手续办理情况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汇报。我科室将主动作为、解读政策,梳理流程,积极答疑解惑,帮助开发企业协调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这些项目尽快落地。”
石家庄加大房地产遗留问题解决力度
除了石家庄楼市严查,伴随而来的就是石家庄政府的解决办法。
4月25日,在河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会议审议了《关于解决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
与此同时,4月26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专项整治项目手续办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到这六方面的解决措施:一、加快土地手续办理;二、规划超容积率项目补缴;三、加快解决征收拆迁遗留问题;关于各类技术指标、税费、处罚、开工时间问题;五、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六、加快手续办理的措施。
从近期的一次专项整治会议中,燕赵都市报房地产传媒中心记者也得到准确消息:房地产专项整治的时间表也列出来了。“在2017年9月份完成‘办证难、入驻难、拆迁难’历史遗留问题总数的50%,年底前完成70%,2018年扫尾。”
由此可见,石家庄政府对于“房地产遗留问题”的解决也是下了很大决心。
石家庄大房企不断寻求合作项目
“石家庄外来大房企不断寻求合作项目,而众多本地房企忙于补证入市。”对于2017年下半年的石家庄房地产市场,即将面临一场厮杀。
截止到目前,在位列“2016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TOP20的房企中,已有恒大、万科、融创、华夏幸福、保利、绿地、碧桂园、华润、荣盛和富力地产等10多家进驻石家庄(排名不分先后),而且多个房企在石家庄近期都有新的动作。
7月11日,万科地产与乐水地产战略签约,此次签约意味着万科地产石家庄第二个项目即将浮出水面。前者是地产界的龙头老大,后者是颇有名望的石家庄本土房企,尽管乐水地产在建项目为鹿泉的中节能健康城项目,但是此次二者合作的目标并非鹿泉,而是栾城。
从燕赵都市报房地产传媒中心拿到的《万科&福美战略合作》方案来看,万科真的已经下了决心。其中在“万科深耕石家庄,服务栾城区”一章节中,万科曾这样表述到:万科看好这片热土,把融入栾城建设作为公司发展战略重心。
除了万科,还有碧桂园也有动作,“石门第三子 筑梦太平河”,这是石家庄碧桂园近期打出的口号。从该"宣传口号"上来看,碧桂园石家庄第三个项目已经"浮出水面"。调查发现,该项目位于石家庄鹿泉区,项目已经经历了三个名字:最早为观园壹号院项目(2014年),后更为“绿城·燕赵玫瑰园”(2015年绿城介入),目前已经更名“碧桂园桃园里”。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