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95.6%以上

来源: 未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制图/展茂光

大数据中看河北

作为农作物秸秆产出大省,我省近年不断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发力,推动秸秆资源化。2016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5688万吨,综合利用量为5440万吨,利用率达到95.6%以上。

本报讯(记者吴韬)近日,在唐山滦县百信秸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库房里,1000吨生物质燃料被一袋袋整齐码放。

“这些燃料的‘前身’是5月份回收的废弃花生秸秆,我们的机械设备将秸秆吃下,吐出挤压成型后的压块燃料。”该合作社负责人郭秀云介绍,自合作社2013年建起年产5万吨的生物质燃料生产线以来,每年10月左右他们都会以每吨300至400元的价格,从县里农户手中回收花生、玉米秸秆,然后将其制成压块燃料出售,年销售总额可达3000余万元。

郭秀云今日的大商机,曾是我省农业发展中的“大麻烦”。每到收获时节,满地秸秆常会成为丰收后的难题:运走需要人力物力,留在田里影响秧苗成长,因此许多农民选择对其“一烧了之”。

秸秆焚烧造成严重污染,但多年来却屡禁不止。为彻底告别简单粗暴的焚烧还田,我省变堵为疏,大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为秸秆另觅“出路”。

改变“九龙治水”各管一摊儿的局面,我省去年成立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为秸秆综合利用铺路。

各项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并落地: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的纤维板等退税比例为70%,生产的生物质压块等燃料退税比例为100%;农机购置补贴向秸秆综合利用机械重点倾斜……

为破解秸秆“离田难”,我省探索出以企业为主、以经纪人为主和以村委会为主的三种收储运模式类型,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去年,卢龙、望都等11个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试点县共投入资金1632多万元,发展收储运体系,收储运秸秆220多万吨。

“粮改饲”试点、全量化综合利用试点、沼气循环生态农业模式试点……一个个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探索着秸秆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五化”利用上的新去向,实现变废为宝。

数据显示,2016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5688万吨,综合利用量为5440万吨,利用率达到95.6%以上。国家环境卫星和气象卫星监测显示,2016年我省秸秆焚烧火点由上年的250个减少至130个,减幅为48%。

“和普通烟煤相比,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果不差,环保成本却要低很多,所以基本上不愁销路。”郭秀云算了一笔账,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后,每吨毛利润能有大约100元。

昔日无处安放的秸秆,如今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现在的秸秆,在收获季还长在地里时,就被惦记上了,哪还有人再舍得去烧它。”郭秀云笑着说。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