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连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蜚声大江南北,《人民日报》多次在重要版面予以关注——“大连市推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使得城市的孩子从就近‘有学上’开始,逐步实现了就近‘上好学’的梦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也享受到同样的义务教育阳光。目前,大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42%的学位提供给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他们享有免试入学待遇,混合编班,不使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边缘化……” 为让所有孩子共同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家门口的公办幼儿园既便宜又优质
2016年9月1日,对住在金三角的刘丽来说,意味着全家人生活方式一次升级。以往她需要早上6时开车送孩子去5公里以外的公办幼儿园,当家门口的温莎小镇幼儿园开园后,她与孩子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且托保费只有440元。2016年,我市新开公办幼儿园10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从8%提高到47%。
目前,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7.4%,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73%;0到3岁家长接受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率达到80%;我市《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点区经验在省级会上作交流。
不让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被边缘化
7年前,丁玉凯随父母从山东来到大连,在建筑行业工作的父母没有太多时间陪他。丁玉凯还记得那时的样子——不敢当众说话,老师一提问,他的腿就开始哆嗦。多年后,17岁的丁玉凯喜欢打篮球、羽毛球,还喜欢画画,这些都是他在大连市第六中学的校园里免费学到的。如今,他在大连市第二中学愉快地开始了高中生活。
为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样享受免试就近入学招生政策,“有学上”“上好学”,大连市义务教育阶段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5.4万,占学生总数35%,其中主城区为42%。大连市没有“农民工子女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行混合编班,统一管理,不使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被边缘化。
每名弱势儿童都在教育管理者心上
2016年底,“中山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落成,中山区培智学校学生用精彩的表演来回馈全社会对残疾孩子们的关爱。我市始终保证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保持在普通学校的10倍,同时免除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校期间餐费、交通费、体检费、校服费、课本费及其他生活费。
我市基层教育部门建立了留守儿童登记和档案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开设生存教育、安全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地方和校本课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从制度上形成了对留守儿童最强有力的保护网。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