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停靠40万吨级船舶的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曹妃甸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讯(通讯员王育民 记者汤润清)9月8日,唐山市政府与乌兰察布市政府在乌兰察布(集宁)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举行唐山曹妃甸港乌兰察布内陆港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曹妃甸港、乌兰察布市两地陆港联运合作的新局面就此开始,曹妃甸港“西北战略”一路高歌猛进。
内陆港作为当前连通港口与内陆城市的平台,是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相当于把港口功能前移到内陆城市,在当地内陆港可实现通关一体化,大大提高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曹妃甸港在西北地区建设内陆港,目的是依托包头、二连浩特和乌兰察布等市,通过“港口内移、就地办单”,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通关手续办理,将港口的触角直接延伸到内蒙古腹地深处,从而使货物周转更畅通、对外贸易更便捷。
曹妃甸港占据渤海湾最深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大港,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交汇点,在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40万吨大型散货船舶常态化靠泊,曹妃甸港的港口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备,航线及辐射区域进一步强化,目前已与我国南方主要港口以及澳大利亚、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航线,每年有大量的矿石、煤炭、钢材等货物在这里集散。2015年6月以来,“曹妃甸—包头”集装箱运输班列、“包头—阿斯塔纳”中亚班列相继开通,尤其是2015年12月,张唐铁路、额哈铁路相继通车,以蒙冀铁路为主干道的我国第三条能源大通道实现贯通,曹妃甸港从而成为“冀—蒙—新—欧”铁路大通道的东方桥头堡。
2016年11月,曹妃甸港包头内陆港和曹妃甸港二连浩特内陆港相继揭牌,标志着曹妃甸港从渤海之畔挺进了大西北。
据介绍,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乌兰察布市汇聚了集二、集包、集通、集张等众多铁路,同时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区。
“作为曹妃甸港的旗舰企业,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这几条铁路班列的开通,将港口腹地触角深入到我国西北地区乃至蒙古国、中亚及欧洲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开辟了一条新的出海通道。”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业务部长李进禄介绍,大力拓展西北地区并向中亚延伸腹地,已成为曹妃甸港加速崛起的战略抉择。此次与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铁路局深化合作,能够更好地发挥冀蒙两地区位、交通、经济、政策等优势,以乌兰察布内陆港为依托,实现经由曹妃甸港上下水的货物在此快捷通关、集散,并通过发达的铁路运输网络,打通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共建跨境双向物流服务体系,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度融合。
“未来港口的发展,是港口、航运、物流交错发展、相辅相成的‘大港口’建设。”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克生表示,曹妃甸乌兰察布内陆港的设立,是推进“三乌+曹妃甸港”以及“冀—蒙—新—欧”两大物流新通道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打造西北出海新通道、深化区域合作推动经济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使乌兰察布以及内蒙古乃至西北地区的出海通道更加便捷,为西部地区工业企业融入国际贸易、参与世界分工创造了重要先决条件。依托于大航运、大铁路的建设,西北内陆地区的煤炭、有色金属与来自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可以在曹妃甸港加快周转,大宗货物“大进大出”的新形态正在形成,曹妃甸港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会点以及东北亚重要的生产性物流枢纽港。
依托蒙冀铁路和逐渐开通的内陆港,一条“曹妃甸—乌兰察布—乌兰巴托—乌兰乌德”物流大通道正在加紧谋划之中,曹妃甸作为“三乌”的出海口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