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学光 通讯员戎宏立)今年以来,石家庄高新区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多种手段,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推进质量强区建设。
今年8月,高新区修订出台了《石家庄高新区质量奖管理办法》和《石家庄高新区质量与品牌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将高新区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组织奖)”的奖励金额由80万元调整为500万元,将高新区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组织奖)”的奖励金额由50万元调整为200万元。增设高新区企业获得“河北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组织奖)”奖励20万元等奖励项目。同时,每年拿出600多万元资助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争创名牌和质量奖项。今年1月到8月,该区新增各类质量、品牌奖项荣誉26个,落实奖励资金254万元。
该区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名牌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目前,该区参与制定、修订各种标准100项。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53项、地方标准30项。另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6项,共建成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5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3家。
此外,该区每年还拿出不低于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5%用于科技发展资金,7%用于产业发展资金,全区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8.8%。目前,区内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5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30家。拥有国家级创业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区、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等近20个国字号品牌。通过科技与质量相互促进,该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