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下,绿水旁,这一排排色彩鲜艳的两层小别墅,就是铁炉村村民的新家。
本报记者 吴镝摄
在延庆农村,谁家盖了新房搬新家,都要大摆“暖房”宴,请亲戚朋友一起庆祝。来赴宴的,少不了要准备礼金。而在大庄科乡铁炉村,143户搬进新居的村民,没办一场暖房宴,你家蒸馒头,我家炒菜,大家聚在一起,吃了顿邻里团圆饭,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也拉近了邻里关系。
昨天的铁炉村艳阳高照,左依青山,右临碧水,中间是一排排一栋栋崭新的二层小别墅,粉色一栋黄色一栋相间,看上去充满活力。临街的院门上,都插上了红艳艳的国旗,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房前屋后,开满鲜花。院子的铁栅栏上晾晒着成串的辣椒、玉米,一派丰收景象。
中午时分,临街的花园里热闹起来。一张张大圆桌前,坐满了村里的老老少少,细数有30多桌300来人。村里的媳妇们,穿着整齐的蓝花布衣服,扎着头巾,从各家端出凉菜、馒头、炒菜、热汤,报着菜名端上桌来,村民们有说有笑,吃起了团圆饭。
享受泥石流易发区搬迁政策,2014年年底,铁炉村就开始拆旧房建新居。为了方便建设期村民互相借住,工程分五期进行,经过三年时间,村民陆续搬进新家。
“搬新家在农村可是个大事,我们这儿叫暖房,都得上饭店摆上几十桌,请亲戚朋友吃饭。”村委会主任韩河告诉记者。不办,让人瞧不起;办,少说也得两三万元,是笔不小的支出。你办我也办,礼金怎么也得500元才拿得出手。这些钱,都是不小的负担。
为了移风易俗、避免浪费,铁炉村两委班子早早就给村民打了预防针:谁家也不许“暖房”,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带头。
多年的传统一下子改掉,难免有人不适应、犯嘀咕。村党支部书记韩台山和两委班子商量,决定在全村都搬进新居后,本着节俭自愿的原则,组织一场活动。9月下旬,在签约改造的最后一户村民搬进新居后,恰逢双节将至。村党支部提出吃一场团圆饭的倡议,没想到一呼百应。
“现在农民不缺吃不缺穿,就是自己过自己的,邻里亲情越来越淡,趁这个机会把大伙儿聚到一起,唠唠家常,说说儿女的新变化,从前的感觉又回来了。”80多岁的村民邓秀英高兴地说。
“暖房,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钱都不少花,花得还不值。像这样,大家自愿一块儿聚聚,花不了几个钱,还把人心吃热乎了,这饭吃的心里敞亮。”72岁的村民高万富说。
搬进新居后,铁炉村准备发展民俗接待。“我们村因为辽代冶铁得的名,有冶铁遗址;我们村还是抗战时期的‘红色后七村’之一,有干训所、修械所等遗址。现在,我们又有了新民居。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特色铁炉宴,发展民俗接待,让村民有活儿干,能致富。”韩台山表示。
铁炉村在移风易俗方面走在了大庄科乡乃至延庆区前列,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大庄科乡授予铁炉村移风易俗示范村。后续,全乡还有几个村要搬迁,将以铁炉村为榜样,厉行节俭,树立新农村新风尚。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