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岚)责任不落实,再明确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我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将实行量化问责,并配套印发《量化问责暂行规定》。
9月29日,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对暂行规定进行了解读,该规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晰了问责的启动标准,将压力进一步向基层责任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传导,着力解决压力传导不够、责任落实不力的问题。
问责事项分为两种类型
据介绍,《暂行规定》的问责事项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任务型”。一是未按要求完成交办问题整改的问题。对环保部交办问题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被发现超过1个、2个、4个、6个的,对省大气办交办问题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被发现2个、4个、5个、8个、10个的,将分别问责乡(镇)长、党委书记、分管副县长、县长和县委书记;市直有关部门未完成上级交办问题整改落实超过10个和15个的,分别问责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二是有关地方和部门不能举一反三抓整改,通过专项督察、强化督查或巡查发现的新问题。被环保部新发现超过2个、4个、5个、8个、15个的,被省专项督察新发现超过4个、6个、10个、15个、20个的,将分别问责乡(镇)长、党委书记、分管副县长、县长和县委书记。三是网格化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被发现在排污重点领域未设立网格化监督员和重点企业未设立驻厂监督员分别超过2次和4次的,将分别问责乡(镇)长和党委书记。
《暂行规定》问责事项的第二种类型是“结果型”。大气环境质量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连续两个季度在全省排名后十位的县,问责县长,连续两个季度在全省排名后五位的县,问责县委书记。因履职尽责不到位、落实工作不力,被中央媒体曝光超过1次、2次、3次的,或被省级媒体曝光超过2次、3次、5次的,分别问责副县长、县长和县委书记。行政区域内被问责的乡(镇)和有关部门超过5个的,问责县长;被问责的乡(镇)超过三分之一或被问责有关责任部门超过5个的,问责县委书记;市直部门下属单位(含县级对应工作部门)被问责超过5个和10个的,分别问责部门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
对数据造假零容忍
为保障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要求各县(市、区)政府为辖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安全、规范运行提供必要保障,防止人为干扰。
对非由运维第三方采取的人为断电、人工遮挡、堵塞或加装过滤装置、采样口周边喷水等方式,干扰采样口或周边局部环境,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发生1起、2起、3起的,将分别问责负有领导责任的副县长、县长和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