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如何谋划好长远发展目标?作为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千年古都,如何在保护中得到更好地发展?面对治理“大城市病”的艰巨任务,如何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大格局中,又将如何承担好历史责任?
资料图:游客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花篮前留影。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这些问题,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有了答案。近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新版总规分8个章节,紧扣城市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历史保护、城乡统筹、区域协同等核心内容。9月29日,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总规。
“四个中心”深入人心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
总规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北京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首都”二字。北京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的发展建设要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
政治中心建设,就是坚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
文化中心建设,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新产业引领区建设,建设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要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健全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长效机制。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充分发挥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三城一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多元优化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空间格局,构筑北京发展新高地。
对北京人民来说,“四个中心”的定位已深入人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就是“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总规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阶段性目标。
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怎样建设首都?
据介绍,总规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了核心区功能重组、中心城区疏解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平原地区疏解承接、新城多点支撑、山区生态涵养的规划任务。
“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也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
“一主”指中心城区(城六区),是“四个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区。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腾退空间优先用于优化首都功能,开展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注重“留白增绿”,改善人居环境。
“一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要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示范带动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疏解。
“两轴”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要以两轴为统领,完善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的秩序,展现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
“多点”是位于平原地区的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5个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
“一区”是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地和“大氧吧”,要将保障首都的生态安全作为主要任务。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表示,新版总规跳出北京看北京,放眼京津冀广阔空间来规划北京的未来,主动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交通、科技园区及公共服务诸方面全方位合作,努力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比翼齐飞”的新格局,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划定三条红线让城市更宜居
“大城市病”是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北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减重、减负、减量。新版总规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柯焕章表示,提出减量发展是总规的一个新亮点,也是新的突破。总规要求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生态控制区面积占市域面积的比例要达到73%;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将由2015年的2921平方公里减到2860平方公里,腾退后的用地用来建设绿色生态空间。
据介绍,新版总规第一次提出聚焦科学配置资源要素,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以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和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来支撑,促进更有创新活力的经济发展,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让森林进入城市,让市民更加方便亲近自然。
“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越要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版总规将围绕广大市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环境、交通等热点难点,提出破解难题的综合方略,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这样美好的蓝图,未来北京将如何保证扎实落地呢?
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要充分认识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发扬工匠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将首都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张景华 王佳)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