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创新的内容,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拥有绵长历史的大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巨大决心。
站在新起点,如何解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方程”?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科技人一遍遍做着深入思考。
抬眸回望,过去的5年,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内蒙古科技改革与创新发展波澜壮阔,一批批实用技术成果落地生根,一批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解决产业技术瓶颈,有力地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
面向未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内蒙古创新驱动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应运而生,科技创新引领内蒙古向现代化奔跑的加速度,许壮美草原一个更好的明天。
壮歌逐梦,顶层设计孕育走进前列时代传奇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源于对国内外大势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深刻洞察。当前,世情、国情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各国之间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现状看,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相对于内蒙古而言,连续多年,内蒙古在发展的“高速路”上奔跑。创造奇迹,也伴生问题:主导产业结构单一、链条不长,总体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
形势,催生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了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与共和国休戚与共。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强大动力。
思路,决定出路。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特色,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抓战略,强化顶层设计;抓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抓统筹,提升创新能力;抓项目,引领产业升级;抓企业,培育创新主体;抓合作,推进协同创新”,内蒙古以“六个着力点”为主攻方向,奏响科技创新最强音。
弈棋落子,首重布局。
2015年,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创新改革顶层设计和重点部署,先后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年)》,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出设计和部署,以前瞻性思维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举措和重点任务。
2016年,印发《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提出建成创新型内蒙古和科技创新强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未来30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围绕“六大基地”“两个屏障”和“七业”同兴建设需求,持续开展了稀土、有色金属、现代装备制造、煤化工、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等重点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与设计,标志着自治区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顶层设计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
与此同时,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新鲜出炉,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法律保障成为政策导向的新亮点。
研究制定激励政策,《自治区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若干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八项措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内蒙古一系列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磅规划和方案密集出台,清晰定位科技创新供给的新坐标。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以创新思维增活力,科技创新的风潮在草原大地上激扬。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