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讯(记者佟学博) 11月4日,“十万例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与中国北方基因库建设研讨会”在沈阳市和平区时代广场举行。经过前段时间试运行,中国北方基因库当天在东网科技大数据中心挂牌和正式启动,“10万例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研究”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东北三省的35家三甲医院参与其中。据悉,这两个项目是北京沈阳对口合作的重要成果,不仅能推动辽宁省在基因组学、精准医疗方面的研究,还会对辽宁省健康、医药产业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北方基因库将带动多领域发展
据介绍,中国北方基因库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沈阳哥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军教授与东北区域唯一超算中心东网科技联合发起,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各大专业院校及三甲医院共同建设,不仅包括基因数据和物种资源库,也包括“基因志”的撰写、编辑和共享。“基因志”将以北方物种为起点,强调科学性和实用性,实现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
“中国北方基因库的建设弥补了我国长期缺少北方人群基因数据和数据规划能力的空白,也有望改变我们基因研究领域的格局,对我省多个领域发展带来带动促进作用。”沈阳哥瑞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
10万例遗传缺陷筛查将在三年内完成
“十万例新生儿遗传缺陷筛查研究计划”由中国遗传学会、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海峡两岸医师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沈阳哥瑞科技等共同发起。
据了解,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遗传病进行检查,以便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该计划正式开始之前,前期的试运行已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开展了半年左右,完成检测上百例,为许多患儿家庭重燃希望。沈阳市慈善总会提出,至少为2000个贫困家庭提供全额补助,10万例筛查项目又多了一份保障。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