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一周,印度无论是在“客场”还是“主场”,都在用心向外界展开魅力攻势:莫迪总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演讲展示大国雄心,“共和国日”阅兵邀请东盟十国领导人做主宾……总理带着百家企业的CEO、宝莱坞影星、印度名厨和瑜伽大师同去瑞士宣传“印度就是商机”,而拉近印度与东盟的关系是为了铺好印度“东进”的基石。“印度是不可思议的迷人国度。”相比中国人一提印度,想到的就是甘地和泰戈尔,宝莱坞电影和瑜伽,欧美人爱给印度的标签有“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最具异国情调的国家”“充满香料和耍蛇者的国度”“对空气污染束手无策的国家”“男尊女卑的国家”等。而在现实生活中,外界谈及印度的国际影响力,又摆脱不了一番“龙象对比”。
西方民调中的复杂印度
被殖民时期,印度被英国人骄傲地称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如今,西方对这颗“明珠”的看法显得有些矛盾,去年的几个民调很有说服力。法国益普索集团2017年对25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印度在全球事务正面影响力方面排名世界第七,53%的受访者认为印度对世界发挥正面影响力。该民调排名前六位的分别为加、澳、德、法、英和欧盟,中美俄紧随印度分别排名第八、第九和第十。有意思的是,瑞士信贷研究所发布的《摆脱全球化》报告显示,在基于对经济规模、硬实力、软实力及外交、政府治理成效和独特性等五个方面进行的总分为5分的评分中,印度的得分仅为2,美国得分为5,英德法日得分为4,中国在新兴国家中排名最高,得分为3,除印度外,巴西和俄罗斯得分也为2。印度这两年掀起“莫迪旋风”,但在皮尤研究中心去年一项全球领导力的调查中却找不到印度及其领导人的身影,受访者需要进行评价的是中美俄德四国领导人。
有些发达国家的媒体对印度未来相对乐观,如德国新闻电视台说过“大象跑得比龙快”、《柏林日报》写过“为什么印度会比中国更强大”,理由多是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人口更年轻和市场更开放等。日本《产经新闻》和《读卖新闻》报道印度时常见两种论调:“印度是巨象,未来取代中国”和“日印合作牵制日益活跃的中国”。印度总理莫迪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后,《产经新闻》发表题为“前进中的巨象是中国龙的对手”的文章,称“印度无论是在经济规模、发展潜力还是地理位置上,都是一个能很好牵制中国的亚洲大国”,安倍首相打算继续和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合作,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
有意思的是,相比政府对印度的认同,日本民间对印度却不太“感冒”。比如没有太多的日本企业愿意去印度投资建厂,有不少日本人还担心印度有疫情,卫生状况不好。日本在文化上比较封闭,好莱坞大片引进的都不多,更别提引进宝莱坞电影。日本关西地区一位从事东南亚政治经济研究的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其实安倍政府明白印度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印度的基础很薄弱,说印度经济赶超中国完全是一种吹捧,他们完全没有信心。”
印度“软实力”的特殊名片
但印度的影响也很实在。印度文化无疑是名片之一。总有人说美国人很少出国旅游,但印度《商业标准报》的数据显示,特朗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旅行建议并未阻止美国游客前往印度的热情,近两年美国游客赴印人次均超过百万,美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国际游客来源国。
为提升国际形象,印度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德国精心投入。2016年7月,印度Essel Group集团在德国设立免费电视频道“Zee.One”,主要面向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播放宝莱坞电影,推广印度的软实力。该频道收视率目前为0.2%左右,吸引了一批对印度文化有好感的影迷。
海外印度人也成了印度的“软实力”之一。如今2000多万印度人生活在世界各地,其中340万在美国。在美国社交问答网站“quora”上,既有人说印度人英语口音太重,也有人称赞“在美国从事研究或在科技行业工作的印度人都很努力且很聪明”。在跨国企业管理层中,通常印度裔多于华裔。美国谷歌、微软等公司CEO都是印度裔。即使在依赖中国市场的德国几大汽车公司,身居高位的印度裔也比华裔多。德国洪堡大学南亚问题专家马库斯·莱辛贝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裔企业家英语出色,思维方式更西化,充满自信并具有亚洲人的勤奋,重视团队精神,因此容易受到西方企业认可。印度有望在未来5年内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同时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国家”。印度留学生、学者队伍也比较受重视。在德国用欧盟蓝卡政策引进的国外技术人才中,印度人占1/5,排名首位,中国人约占9%,排第二。
中国和印度是阿联酋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提到影响力,印度并不太吃亏,主要原因是在这个海湾国家常住人口中,印度移民和劳工约占1/3,达260万,从公司老板到出租车司机,从政府雇员到苦力劳工无处不在,每年侨汇达150亿美元,他们扎根当地社会,有不少成功人士还打入阿联酋主流社会,人脉很广。迪拜的一家中资机构曾雇印度人库马当司机,他原属刹帝利统治阶层,自认血统高贵,虽然被雇,但只负责开车,绝不洗车。据了解,他原来在阿联酋军队里面服役过,待遇极好。阿联酋当地一些英文报纸中有印度裔编辑和记者,经常会有些关于中国的不实报道,而对印度则大加称赞。中国人在阿联酋的人数接近20万,但基本上是商人,有的只是把阿联酋当成跳板,然后往欧美国家发展。
印度的短板
印度有“大国雄心”,政府积极推行“东进”政策,重视发展和东盟的关系,尤其是“东盟领袖”印尼。但由于两国经济互补性不强,地缘政治关系偏弱,移民群体数量相对较少,印度在印尼的存在感一般。印度教对印尼的影响仅局限在巴厘岛地区,而印尼大多数穆斯林对印度教教徒持有强烈的戒心。相比中国在印尼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印度难以匹敌。
这种影响力的对比无处不在。德国《时代周报》曾以“印度VS中国——互不信任的对手”为题从“民主VS专制”“无序VS规则”“甘地VS毛泽东”“温柔VS强硬”“精神VS金钱”五个方面对比印中两国。文章称,在“最大民主国家”印度,贫富差距、男女不平等、教育程度悬殊的问题都很严重。《经济学人》等英国媒体谈起印度的经济增长总显得有点“怒其不争”,认为印度赋税繁多、法律程序缓慢导致其潜力无法释放,印度经济想要起飞需要大胆的改革和政治勇气。
贫富悬殊影响着印度在国际上的形象。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等学者一项最新研究表明,1980年至2014年期间,印度收入最高的1%人群瓜分了经济增长带来额外收益的近1/3,接下来9%的印度人财富程度相当于中欧国家的水平,另有40%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差不多,而剩下的约5亿人口和非洲最贫穷地方的人相当。
除贫富悬殊外,基础设施薄弱、种姓和宗教矛盾、女性地位不高、强奸案件多发、环境污染、甚至缺少“如厕”场所等实际问题近些年也拖了印度后腿。德国汉堡大学女研究生克劳迪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两年前她和朋友在印度自助游时屡屡遭到当地人的语言调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国汽车制造企业高管则表示,默克尔总理几乎每年都到中国访问,但到印度的次数却很少,这令印度方面不满。德国政府也曾号召汽车制造商等加快投资印度步伐,以平衡在亚洲的投资。不过与在华德企有8000多家相比,在印度的德企仅1600家。该高管说,他们公司曾计划把部分在华投资分给印度,但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生产链也不完整,加上腐败等问题,让德国企业投资印度的热情有所下降。
中印回归是21世纪的大故事
在谷歌搜索新闻页面上输入“india”,显示最多的热搜词是“印度”“印度新闻”“印度国家板球队”和“印度vs南非”,而输入“china”时显示的是“中国经济”“中国军事”以及“中国-印度”。印度近些年经常出现在“金砖国家”和“亚洲版北约”的语境中。印度前驻美大使阿伦·辛格去年曾在印度媒体撰文说,尽管印中两个成员有分歧和竞争,“金砖国家”必须求同存异,“找到共同点以制衡西方利益”。“德国之声”希望印度应在“金砖俱乐部”展示更多活力,而不是把广阔的舞台留给中国。
去年11月,沉寂十年的印度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之间的“四方安全对话”再次举行,评论认为“这几个民主国家想创立的安全联盟有可能发展成亚洲版的北约”,美国和盟友想把“亚太”版图变成“印太”。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印度裔学者马凯硕看来,“中国和印度的回归是21世纪的‘大故事’”,这实际上说的就是中国和印度在全球影响力上升。谈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些政策和“美国例外论”这样的话题时,《华盛顿邮报》26日援引马凯硕的话说:“我们一直将近200年来的历史当成全球常态,但这200年其实是历史的严重偏差。如今这种偏差正行将终结。”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印尼特约记者 丁雨晴 青木 孙微 李珍 陈敏】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