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北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邀公众参与 家门前怎么改您说了算

来源: 北京晚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家门口没地儿遛弯儿、没啥绿化,这可能是不少住在中心城居民的苦恼。不过这些情形即将改变,家门口的那些不便利会逐渐成为过去时,而且具体怎么改造居民自己说了算!

东西城启动10个试点项目

日前,市发改委牵头制定了《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在东西城启动10个试点项目,解决公共空间数量不足、功能单一、品质不高等问题。所谓城市公共空间就是居民居住、生活、工作身边的空地儿。在居民家门口开展的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其实就是为了给百姓增添更多品质更好的遛弯儿散步空间、儿童玩耍空间、驻足聊天空间、赏花看景空间以及更多的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等。

方案起草过程中,市发改委委托北京工业大学作为第三方课题组,通过“打牌”、“下棋”、“聊天”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居民需求调查,通过“翻档案”、“查史书”,对公共空间历史文脉、空间形态、现状等进行了调研。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李晓涛和课题组组长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院长张健带队,历时一个多月,对前期东西城区上报的二十多个意向性项目逐一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属地政府和周边居民意见,初步选取10个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并分别开展专题调研。

课题组成员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规划所所长王峥介绍,每个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前后需进行至少四轮调研。首先是现状调研,摸清居民的需求和空间的特点;其次是民意征求,了解居民对设计方案的意见;第三是公众参与,将修改后的方案向居民宣讲,并展开座谈,确保老百姓都对自己家门口将要发生的改变知情;最后是征求民意的公示。多次调研的最终目的是做出“老百姓满意”的方案。

面对面花式创意调研

“花式创意调研”贯穿课题组整个概念性方案设计。为了改变传统调研问卷单调乏味的形式,课题组设计出了漫画问答题和扑克牌调研问卷,提高调研的趣味性。他们把问题和需求分别用黑色、红色两种颜色的扑克牌表示,黑牌代表“现存的问题”,利用黑牌调研收集了大量居民对公共空间的意见,比如机动车停车占道、厕所环境差、缺乏公共空间、缺少健身场所等;红牌表示“居民的实际需求”,课题组利用红牌调研总结出居民最期待的公共空间改善建议,比如街道无车化、休憩座椅、免费WI-FI、交往健身场所等。以东四南项目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发现,该地区居民的日常活动包括散步、聊天、乘凉、儿童游戏、养花等,居民反映的公共设施需求也分别为健身器材、座椅、绿化景观等。“在接下来的设计中就将着重考虑这些设施的补充与完善。不同于传统的文字版问卷调查,趣味游戏便于居民理解,老人和孩子也能有兴趣参与其中。” 课题组成员惠晓曦对记者说。

惠晓曦主要负责东四南项目,在该项目中,惠晓曦的小组采取了“下象棋”的民意调研方式,也颇受欢迎。调研地点也选在了胡同里的公共空间“潜力点”上,以棋子为选项,在与居民一问一答的互动中自然形成了一幅幅象棋“残局”。一盘象棋残局中能得出什么答案?经调研,居民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公共空间不足、停车占道、杂物占用、休憩及绿化较少等,希望完善的设施包括了凉亭、花架、座椅、棋盘、停车等,这为概念性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笑脸识别参与“人本观测”

除了面对面的花式调研外,高科技也被应用到了设计中,课题组先后采用10项大数据技术进行“人本观测”。人流活动热点分时监测法,即分时段监测人流活动热点,可分析出居民经常活动的场所与时间,总结一天之中居民活动的分布情况和人群聚集的程度,判断居民经常使用的公共空间,并重点针对这些公共空间开展概念性方案设计。

比如按照两小时为单元,统计各时段在公共场合活动的人数,小于五人的区域用蓝色绘制,五到十人用绿色绘制,十人到二十人用黄色绘制,二十人以上用红色绘制,从而得出公共空间内居民在公共场合活动的时间段及人数频率热点图,据此可分析出公共空间的人员聚集情况及使用需求,为下一步公共空间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传感器、检测器等也用于观测公共空间中人的活动,尤其是在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实施前与完工后市民使用公共空间的情绪也可被量化成数据。“在公共空间中拍照露出笑脸的用绿色表示,通行的人露出笑脸的用灰色表示,没有露出笑脸的用黄色表示。”课题组成员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熊文介绍说,这项对比分析主要用于项目后期,可以衡量市民对公共空间品质的满意度。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还运用了大量的专业数据采集设备,调研小分队的队员们骑着“3D全景采集车”走街串巷观测动态数据,或利用“3D全景采集架”收集静态数据,目的是保证调研数据更加科学,使市民的意见有据可依。

居民意见如何落地?

在对居民的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居民都希望公共空间得到改善,但都不太希望公共设施在自家门前。”熊文说。走访中,有居民提出自家窗前的大树招虫,门前的公共座椅常年堆满杂物,楼门前通风口影响采光等问题。课题组采集意见,并在概念化设计中加入改用树种、绿化通风口、撤销闲置座椅等细节。

在东四南历史街区中,居民普遍反映缺乏公共活动场地、缺乏绿化、电线杂乱等问题。针对历史街区本身活动空间就很局促的现状,课题组对一些“小微空间”进行重点改造,比如对一部分市政设施进行“线杆入地”整理设计,梳理出来的小空间可作为休憩、绿化空间,利用“小而美”的空间解决居民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

地铁7号线桥湾地铁站东南口,紧邻两广大街,是通往前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重要入口,附近有公建、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这里来往的有胡同居民、学生、家长、游客、行人、职员等。课题组利用地铁站出口附近消极利用的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增加座椅、文化宣传栏等驻留设施,改善重塑交通秩序。一方面设计出供胡同居民、接送孩子的家长、行人游客等使用的临时休憩场所,另一方面整理出非机动车停靠空间,梳理出整个区域连续的步行空间,使“消极空间”转为“积极空间”。

同样,根据居民需求,课题组利用地铁5号线磁器口站西南口边角空地打造“迷你广场”,布置座椅、遮阳设施、文化宣传设施、文化雕塑、标识牌等便民设施,成为附近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

南新华街项目中,课题组结合附近居民的活动需求,统筹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和边角空地,增加了隔音降噪绿植、座椅、小品等设施,打造成为附近居民的“精品口袋公园”,点缀历史文化街区。

杨梅竹斜街的“阶屋”,位于大栅栏历史街区中商住混合型胡同,一直以来存在居民和游客停留空间、休憩空间不足的问题。此次改造特意利用原本倒座房下沉地面产生的高差,设计成为“胡同里的公共起居室”,将“起居室”中划分出兼具开放与封闭的垂直空间:阶梯的开放空间可供胡同居民、学生、游客休憩、玩耍;阶梯背后的空间相对完整,可以作为公共活动或展示空间使用,具有开放服务属性的功能,是一处可以让人相遇、交流的新型社交场所。

说了这么多项目,很多市民提问自己家门口什么时候才能进行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对此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西城10个项目为首批试点项目,本轮试点总结经验后,市发改委将持续开展项目征集工作,不局限于东西城区,不对项目数量进行限制,凡纳入试点范围的都将简化优化审批手续,给予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市民对街道、小区环境有改善需求建议,可以向社区、街道反映,由街道汇总向属地发展改革部门提出申请。

实习记者 曲经纬 J264

制图 王金辉 H120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