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斌)从今年开始,本市将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获悉,与上一轮相比,造林范围将有所扩大,不仅包括平原地区,还包括浅山区和中心城区。同时,在造林过程中体现“又绿又活”的特点,让鸟类等有栖息之地,市民也能够进入到绿地里休闲。
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介绍,自2012年开始,本市启动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到2017年年底,全市平原地区共造林117万亩,超额完成任务。“这117万亩森林,相当于新造了110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之前的14.85%提高到了27.8%,提高了将近13个百分点。尤其是郊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变化。”
从今年开始,本市将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邓乃平介绍说,将要实施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与上一轮相比,范围有所扩大,不仅包括平原地区,还包括浅山区和中心城区,在老百姓家门口增绿。另外,在植物搭配上将尽量多种植常绿树种,比如北京的市树侧柏、白皮松、油松,满足老百姓希望在冬天也能看到绿色的热切期盼。“现在全北京挂牌古树4万多株,绿牌的100年,红牌的300年以上,4万多棵里面60%以上是松柏树,形成了很多的文化。新一轮百万亩造林过程中,我们将多安排栽常绿树。尤其是北京2022年要办冬奥会,白雪皑皑、绿树葱葱是大家期盼的景观。”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开始,本市就开展了“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技术研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余新晓介绍说,森林植被对降低PM2.5浓度有明显影响。枝条、树皮、树干可以吸附空气中的PM2.5,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吸入PM2.5。从2013年至2016年城六区所有的绿地和植被年均滞尘总量为9789吨。此外,本市从60种树种及植物中筛选出10种滞尘、滞污能力最强的树种,分别是雪松、白皮松、油松、圆柏、侧柏、红松、栾树、丁香、山桃、刺槐。
针对植被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研究,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表示,新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将大尺度和连贯性地进行平原造林,其中连贯性主要体现在今年将把新造林和之前的造林连接在一起,以此实现大块绿地,对改善空气质量起到较好作用。同时将考虑采用复层、异龄、混交、多功能的造林方式。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