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7日开幕的辽宁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2017年,辽宁省委省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五策并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利润等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工业用电量、货运量等多个先行指标好于预期,表明辽宁经济企稳筑底、回升向好态势愈加明朗,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济运行正逐渐走出低谷。
辽宁省代省长唐一军在27日上午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经初步核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942亿元,同比增长4.2%,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单向回落的状况发生了趋势性改变。全省2017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4198.3亿元,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0.2亿元,增长8.6%,结构持续优化。
辽宁工业生产结束了长达33个月的负增长。2017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结束了2015年以来的持续下降,实现利润超过千亿元,同比增长94%。工业用电量增长4.5%,铁路货运量增长了9.3%,公路货运量增长3.9%,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6.2%,各种先行指标好于预期。
辽宁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培植新动力。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产业发展迅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80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达18%。仅沈阳市2017年就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92家,净增数量超过前四年净增量总和,数量达到847家。沈阳还实施“双培育计划”,遴选200家“准高企”、300家规上中型企业入库培育,培养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
一年来,辽宁取消、调整了315项行政职权,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全面实行“二十六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减至32项,实现在线申报、网上审批服务事项323项。在自贸试验区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宁复制推广了99项经验做法,形成13个全国首创案例,出台199条支持政策,新登记注册企业2.2万户。
2017年,辽宁省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调结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3.6%、3.2%和5%。新增金融机构132家,成立首家民营银行,企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380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5亿件。港口货物吞吐量11.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950万标箱。
2017年辽宁民生事业稳步推进。2017年,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比重达到77%。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3连涨,城乡居民收入“跑赢”了经济增速。康平县北四家子乡菜园子村贫困户马秀玲,在村干部带动下,养殖40多头猪和几头牛,2017实现了脱贫。像马秀玲这样的贫困人口,全省有25.3万人脱贫,566个贫困村销号、4个省级贫困县摘帽。同时,新增就业44.8万人员;商事改革进一步释放社会创业热情,新登记市场主体62.9万户,平均每天增长1722户。
尽心竭力防风险。2015年以来,通过预算资金偿还、企事业单位改革等多种途径,政府债务余额下降23%;全省养老金保险基金规模达到737亿元,其中各级财政划转资产289亿元。企业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东北特钢等企业债务风险得到妥善处置;营口港、本钢集团正在开展市场化债转股。
一连串数字的增长,是对辽宁经济稳中向好最生动的注脚。专家表示,如果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能保持这种增长势头,就可以确认辽宁经济呈现了拐点性变化,将进入合理区间。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