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爷的家务事 戳中养老痛点
各网站转载引得网友热评无数 专家支招如何养出好家风
房产纠纷父子反目、私房钱问题弟弟打伤姐姐……本报于2月26日刊发《有儿有女 史大爷这年过得不舒心》一文后,86岁史大爷家的家务事一时成为热点,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社会伦理学家指出,史家的个案反映的其实是当前很多家庭面临的养老痛点,家庭伦理秩序的缺失、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错误价值观的形成让不少家庭问题重重。与动辄闹上法庭相比,家庭伦理的重建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
□本报记者 刘文静
热点 网友热评史家家务事
《有儿有女 史大爷这年过得不舒心》一文刊发后,全国多家网站转载,网友们的评论更是热闹。多数网友在跟帖中痛批史家“不孝子”,也有不少网友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当前很多家庭存在的家庭教育失败、老人偏心等问题,引发了诸多家务纷争。
网友“瑜伽人”说:“我外婆80多岁了,自己不舒服一个人走路去医院住院,花自己的钱。舅舅们一个也没去看过。”“开心快乐”说:“我爸单位同事家,就为争老人的房子,亲兄弟打架肋骨都打断了。”“小草”说:“我们家邻居老爷子老伴死得早,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老爷子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卖房的钱给俩儿子分了,俩儿子也没管他,还得在外头租房子住。他姑娘看他可怜,把她爸接到她家去了。”
也有一些网友对史大爷的教子方式提出质疑。网友“汤咪仔”说:“个人觉得这个家庭在子女品行的教育上有问题。买房子还要立保证书就已证明这点,父母教养子女,子女孝敬父母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却要与财产绑到一起,说明老人对孩子的教育已有问题。苦果已种成,解决的方法只有老人、子女付出更多的爱与包容。”网友“烟花那么凉”说:“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都是疼小的,导致兄弟姐妹失和,比如我二伯,5个儿子,除了小儿子其他人都是自己赚钱盖房子,只有小儿子,又是帮他买房,又出钱帮他开店,又帮忙带小孩,现在老了,5个儿子推来推去谁也不愿管他。”
很多网友提到,老人不要过早地分配财产。“龙祖儿”说:“千万不要以为把房子提前给孩子,就能让孩子好好孝顺自己,那是你最后的资本,给不得。孩子真孝顺的话,你不给房子也会孝顺的。”
进展 律师支招解纠纷未被采纳
因为打伤姐姐,史家小儿子史三仍在取保候审期。就赔偿问题,双方尚未达成共识。
史家父子的房产官司虽然一审判给了史三,但是史大爷表示,会继续上诉,要回自己的“一间房”。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的任立坤律师支招“和平解决”,他说,如果史三能够认可当初签下的保证书,二居室的“一间房”属于父亲,双方可以先签一份协议,把房产情况进行说明,因“一间房”无法分割,房屋共有,双方各占多少份额,史大爷可以一直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等史大爷百年之后,该房产归史三所有。然后再在房产证上加上史大爷的名字。这样既可以让史大爷安心居住,也避免了将来其他继承人来争房产。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史三夫妇的拒绝,史三的爱人表示:“我们没有那么高姿态,一切等法院判吧!”
对于史大爷的现状,史二姐的爱人说,老岳父现在身体还算健康,日常生活都没有问题,就是心情不好,人老了,生气最伤身,他们很担心老人生病。他希望能尽快解决家庭纠纷,让老人的生活回到正轨。
说法 重建家庭伦理 育出好家风
河北省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协会秘书长、燕赵国学馆馆长刘志表示,史家的家务事虽然是个案,却很具代表性,如今因为财产问题、养老问题,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闹上法庭的已屡见不鲜。造成这种家庭矛盾的深层原因已经不是简单的“孝”与“不孝”,而是传统家庭伦理和以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的错位,只有重建家庭伦理,培育出好的家风,才是解决家务纷争的根本渠道。
刘志说,儒家文化讲究五伦关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传统的伦理标准。而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趋利性,又让很多人形成了以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处事标准。两种不同标准的冲突下,道德变得脆弱,法律成为准绳。但是,家是讲亲情的地方,亲情才是一个家庭和睦的基础,如果一个家庭需要靠法律来维持秩序,靠打官司来分配利益,那官司打完后无论谁输谁赢,结果一定是全输,因为亲情打没了。刘志认为,对一个家庭来说,法律的约束是底线,道德的期望值又太高,最适合的就是建立起中间的伦理秩序,提倡好的家风。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负起责任,引导家庭伦理的走向,培养出一批好家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同时他还建议在学校教育上引入家庭伦理教育,确立好的家庭伦理关系,重建伦理秩序,使好的家风得到普及,让伤心的老人越来越少,和睦的家庭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