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于解决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今年以来,我省从省、市、县(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1.2万名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这是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各级选派干部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扎根农村广阔天地,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自觉奉献,开拓进取,实干担当。为充分展示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业绩,辽宁日报从今日起开设“乡村振兴风采录”专栏,敬请关注。
“苗长得不错,这两天缺雨,得盯紧点儿。”蹲在地上的刘廷喜用手撑着腰,很吃力地直起身来。为保证引进的农业项目进展顺利,刘廷喜顾不上腰脱的老毛病,两个多月来天天都在地里待着。6月7日上午要安排一个项目洽谈,但他还惦记着二色村的科技示范园,一大早就赶到村里察看苗情。
被选派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镇任党委第一副书记以来,刘廷喜忙得不可开交。“就说这周吧,周一到省农委为镇里争取实验经费,又和一个网络平台商谈化石戈小米网上销售的事;周二到大固本镇考察一个养鸭项目;周三协调省植保站给小米认养基地安装20盏杀虫灯,又跟市县农机局谈土地托管项目。虽说忙,但看着项目一个个落到镇里,忙也乐和。”
被选派之前,刘廷喜担任省农委科技教育处处长,曾有过3年援藏经历。这一次,他又主动要求到偏远困难的乡镇工作。今年3月,刘廷喜来到阜新县最西北的化石戈镇,这里距县城70多公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农业产业单一,当地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玉米、小米、高粱等。没有资源就创造资源,没有产业就引来项目。刘廷喜一放下行李就到各个村进行调研,研究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项目。
两个多月来,刘廷喜每天都奔波在进村调研、引进新品种新项目、请农业专家、查看试验田等各项工作的路上。他请来省农委、省农科院等机构的专家到化石戈镇实地考察,帮助化石戈镇确定了小米生产加工、寒富苹果种植等3个主导产业方向,制定了农业结构调整方案。
协调资源、抢抓农时、落实项目。两个多月时间,刘廷喜就协调引进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园、辣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等12个重点农业项目。如今,两个新品种新技术科技示范园里花繁叶茂,千亩果园已吐出新绿。刘廷喜说:“等到秋天,我们会迎来一个小米金黄、果树飘香的化石戈镇。”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