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畔,碧海蓝天。
钦州,一座具有1500年历史的古城,得益于国家“南向通道”建设,开始承担起“一带一路”相互衔接的重要使命。
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们,选择在这里,为中外企业家造了一座城。
小杨站在山坡上望了一眼。
金鼓江犹如一条银龙通向大海。对面远山如黛,眼前的孔雀湾波平如镜,江边的红树林郁郁葱葱。
孔雀湾公园
红树林小区
旁边是满树的荔枝、芒果,江湾里的大蚝也快要到收获季节。山风吹拂,空气清新。
他相信,再过一两年,眼前将是一番新面貌。江海山色如故,而不远处正在兴建的学校、厂房、高楼、公路,将让这里充满工业气息、现代气象。他自己,将是这桩改天换地事业的参与者之一。
在这个瞬间,他决定,把此后的自己安顿在这个千里之外山青水美的地方。
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转折。
此前,他从陕西商洛的一个小县城跑到京城求学,毕业后进入某国家部委,看起来光鲜,沉重的压力,以及北京糟糕的空气却让他时感彷徨。
这里,让人安心、振奋。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不一样的产业园
小杨是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工管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
钦州,地处广西北部湾沿海的中心地带,与眼下那些热闹的准一线、二线城市相比,是个多数人未曾听闻过的小城市,但这个正在兴建中的产业园区却大有来头。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由中国、马来西亚两国总理直接促成,2012年正式开园。与其同步推进的还有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形成了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两国双园”模式。
2013年7月15日,中马双方在吉隆坡签订《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中外合作投资合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中外合资公司协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发合作协议》等文件,“两国双园”正式激活。
国家对此寄予厚望,习近平主席要求将“两国双园”建成“中马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国务院还专门为此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其实现创新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今年中马双边贸易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马来西亚则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马贸易继续在东盟国家中发挥引领作用。
而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雄心勃勃的创业者眼里,这个正在建设的产业园区还将成为北部湾城市群的中心、国际合作中心,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
园区建设谈何容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里的地形却多丘陵、土坡,欲平地而不可得。开园前三年,几乎都在推山铲土、平整土地。“我们不是从0到1了,必须得从-1开始。”高朴说。
中共钦州市委副书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高朴
高朴是小杨的领导,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常务副主任、工委副书记,同时还担任着钦州市委的副书记。这位朴拙的河南人,此前在江苏做过大学老师,在企业负责过营销业务,编辑过经济杂志,后来在省政府研究室工作过多年。
2009年底,随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到广西挂职和任职,一干就是10年。他的上级,产业园区的“一把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副主席,一位副省级领导干部。这样的干部配置,在中国的园区领导体制中并不多,足见这个国际合作园区的地位和重要性。
乔布斯说,当你回头看时,会发现过去的那些点其实已经画出了那条线,所以要相信每一个点迟早都会连接到一起。高朴对此心有戚戚,他感觉这个产业园区就是一条线,将他过往的一个个点都串了起来。
他如今做招商,需要大量私下沟通和公开演讲,这少不了当老师时练就的口才底子;做策划、渠道,也经常要用到原来在企业负责营销时习得的一些技法;早年主编《江苏经济》,他以《中国企业家》杂志为师,对企业家早有深度了解,所以如今和这个群体打交道轻车熟路。更重要的是,多年研究经济理论,让他对如今产业园区建设的经济环境有了独到思考。
在他看来,过去几十年,中国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工业化,同步推进城市化。经济源动力是要把一个农业社会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这是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路径,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受惠于此。
而到目前阶段,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还不包括大量的农民工和城郊区已经实现“城市化”。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主流消费人群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异。
由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型态也应从过去的“工业推动型城市扩张模式”,转变为“城市推动型产业升级模式”。这正是近年“新常态”“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热词的流行背景。
天变了,路也要变。在这种情况下,做产业园区,传统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过去单纯依靠卖土地、注重传统产业、实施全员化招商以及没有底线的政策优惠,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到目前,中国的园区经济依然蓬勃。根据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的数据,2016年,全国365家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17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约23%,上缴税收近3万亿元。
不过,园区建设模式却到了必须改革创新的时候。
在高朴看来,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园区建设从工业集中区型(1.0版)到产城融合型(2.0版),再到科教创新型(3.0版),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
他的目标是整合前几种园区形态,形成以国际化、创新型园区为导向,探索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功能的宜学、宜游、宜居、宜商、宜工的第四代开发园区(4.0版)。
不因循旧路,他要建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园区。2012年迄今,6年多来,钦州产业园确实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一个月前,我们在北京第一次见面,高朴送了我一本“白宝书”:《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条例》。他让我认真看看。我遵嘱,细翻之下,这本貌不惊人的小册子,确乎浓缩着中国园区体制的重大改革。
它通过立法的形式确认了“园区的事园区办”。在产业园区范围内,园区管委会享有全面的行政和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级人大立法通过园区实施法定机构治理模式,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有了这个“尚方宝剑”,高朴和他的同僚就可以保证做事的灵活和效率。征拆安置是“天下第一难”,但再大的难题也有解决办法。
高朴团队的办法是,落实“共建共享”精神,让农民从土地贡献者转变为园区建设者,资产受益者。
他们指导农民成立农村(社区)合作社、筹建合作制公司,引导合作社和合作制公司有序参与园区范围内征地搬迁、土地清表和场地平整等工作,推动安置工作从“补偿性安置”转为“经营性安置”,实施农民安置土地资产的资本化方案,仅2017年就完成土地征收8900多亩。
而照样的工作量,在过去需要四、五年时间。
造城,需要确保“城”的品质。在设计规划方面,他们也不搞传统的业主各自开发、拼凑成城,而是与苏州工业园区中衡设计集团联合设立规划设计院,不仅做总规、详规,还做全域城市设计。
除了各类商业和人居规划,他们把55平方公里的山、水、树、河风貌,都做了规划,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招商引资和服务方面,高朴也有探索。他摒弃传统的死缠烂打、拉企业上门,而是构建“资本引导”模式,创建市场化招商服务网络,通过与产业基金公司、龙头企业、工商协会合作,有针对性地寻找更加优质创新的项目,以资本助推企业成长,共享成长收益。
他们还实施了市场准入和审批服务承诺制,可以在半天内为入园项目办理各种前期手续。园区还为此设立了国际咨询公司、规划设计机构等,为入园项目的承诺提供兑现服务。
开发园区三年多,高朴为自己团队推动的这些突破深感自豪:“我现在就是离开这个园区了,这些东西都会发挥很大价值,产生长远影响。”
企业到底想要什么?
园区建设,招商是关键。有好企业,园区就活了。好企业多,园区就火了。
他们在早期也曾数次碰壁。李书福当时被请来,吃饭的时候聊得挺高兴。
吃完饭出门,李书福问:“书记,人呢?”那时候园区一穷二白,人烟稀少,当时的书记无言以对。后来李把项目放到了其他城市。
企业到底要的是什么?来到园区后,高朴把招商作为“一把手工程”,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他自己直接抓招商引资。同时,他一直苦苦思索着这个牵涉“牛鼻子”的问题。
他们的税收也很低,企业所得税只有9%;土地也很便宜,不到10万,还会给补贴,好项目还给企业代建厂房。但他觉得这些都不是根本,“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它们需要什么?是不是还像过去传统工业那样,土地价格、税收,他也很关心,但是他更关心的可能不是这些东西,他更关心的是我有没有一次实现我人生价值、实现创业成就的机会。”
进入“城市推动型产业升级模式”,园区经济的主体逐步转换为高技术、轻资产和现代服务业。
这类产业与传统的大工业不同,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创新团队手里,他们有专利、有情怀、有梦想,但大都缺乏原始的资本积累。发展未来的园区经济,就是要“搭好一座座桥梁”,为创新者提供最适合的“土壤”,让更多的创新创业团队“圆梦”。
这是高朴的观察。他希望为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搭建一个理想的成长平台,并给他们最需要的帮助。在这些企业的高速成长中,产业园区也能得到税收、资本、品牌等方面的丰厚回报。
为此,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做足了资本这篇大文章,已先后成立企业直投资金、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和城市开发建设基金,下一步还将设立金融服务公司、园区开发建设母基金和一批专业性投资基金。
因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他们最快可以2星期成立一支基金,支持一个项目,这也是竞争者难以匹敌的速度。
三年多来,通过企业直投资金以名股实债的方式,园区已经支持慧宝源医药、鑫德利光电、凯利数码电子、科艺新能源、保利协鑫分布式能源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产业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嘿哈科技、首创新能源、中科遥感、智趣互联等一批高技术项目落户园区。
2013年7月21日,总投资近30亿元的慧宝源(钦州)生物医药产业、中马粮油加工暨友谊大道等项目同时开工建设。
不过,从企业的角度,这个园区最吸引他们的并不只是钱,而是高朴这位园区“操盘者”亲任企业的“首席服务员”。因为下雨,我在园区匆匆走访了几家企业,其中一家生产4k电视的企业也是从北京搬迁过来,它的管理者直言,他们当初正是冲着高朴的勤勉、尽责而来。
“我的手机里全是企业家的手机号。在园区里面,我是把企业摆在第一位的,我所有的时间,企业是第一的。他们有问题找我,我所有的都解决。一把手得做到,这是风向标”。高朴诚恳地说。
但团队的认知有时候跟不上。刚到园区时,一个平时表现很不错的干部,看不惯自己的老大这么“屈尊纡贵”,跑过来抱怨:一个企业的办公室都跟你发短信,这不是乱套了嘛!高朴发了脾气,还让这个干部公开做了检查。
高朴要改变的,并不是一个干部的行为,而是一个团队的观念。对他来说,跑在前面,做企业的“首席服务员”不是姿态,而是实实在在的观念认知,他希望团队也都有这样的服务意识。
有一个落户企业,老板要找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结果发现广西很少这方面人才;要办出口许可证,发现也不好办,就牢骚满腹,一堆抱怨。
园区工作人员一开始也有情绪,觉得无法沟通。高朴又做工作,他说,不管怎么样,人家把身家性命都搬过来了,把先进的设备引过来了,他得马上生产才有效益,我们得帮助他把问题解决。企业家都喜欢实干派,后来,这位老板成了高朴的好朋友。
正是靠着这股韧劲和坚持,几年下来,园区干部队伍迅速成长。高朴还把干部分批送到马来西亚、送到苏州工业园区进行系统培训,帮助大家“强行入轨”。
上级还给园区派来了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征地拆迁领域的行家,优化了园区的领导班子。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的园区干部队伍,应该算是一支比较强的专业化队伍。”高朴说。
高朴很清醒,企业不是奔着自己来,而是奔着大家一起营造的软环境来。
园区挖空心思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环境,为他们考虑产业之外的配套设施,“人才来了他吃哪儿?住哪儿?孩子怎么办?所以我把学校建了,医院建了。
学校是跟西安交大合作,医院是跟马来西亚合作,国际合作医院,拥有20万平方米的大医院。学校、医院、幼儿园、酒店、公园,环境我们都做了”。
按照规划,园区将重点发展六大产业: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
新兴产业培育需要打造新的产业“生态圈”。他们出台2.5产业政策,尝试“去工业化”的设计,将科技研发、生产服务、生活配套等有机整合,建设了中马国际科技园、国际医药创新园、智慧物联产业园、互联网创教空间等一批科技产业社区(TFM)。
东盟国家优势产业的引入,也是园区着力的地方。我在园区看到,燕窝加工贸易基地一期已经投入使用。作为马来西亚的特色产业,印尼和马来西亚燕窝产量每年占全球的9成以上。
2018年月3日,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举行燕窝加工贸易基地正式启用仪式,标志着中国首个全产业链的集群式燕窝产业发展平台投入使用。马来西亚农业与农基工业部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沙贝利,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拿督扎伊努丁·叶海亚,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黄奕瑞,市委副书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朴等出席启用仪式并为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启动剪彩。
背靠大树好乘凉,园区的燕窝产业,志在成为国内市场的行业头牌。除了帮助好项目和产品攻占东盟市场,园区还将从马来西亚及东盟国家引进清真食品、橡胶制品、棕榈油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
高朴透露,截至目前,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注册企业超过260家,共引进产城项目100余项,总投资约900亿元,其中鑫德利光电一期、凯利数码电子一期、慧宝源医药一期、科艺新能源一期、中动新能源一期、由你造3D打印、天昊生物等10多个具有规模和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项目相继投产,2017年实现工业产值超过3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2018年1月9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举行2018年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农民安置房小区以及启动区中马丹桂路工程、由你造3D打印技术项目、大酉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项目、蛋壳机器人项目等36个项目实现开竣工,总投资达134.3亿元,涉及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物联、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标志着该园区向“五年见成效”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正厅长级的”创业者”
与他服务的创业者们一样,高朴每天从早到晚所想、所谈都是园区,他就像一架永动机,驱动着管委会全力奔跑。在一些人眼里,除了那个摆放在档案里的“正厅长级”,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实际生活中,他更是一个无趣的人,他的生活除了工作、读书,别无其他。
他也看到,目前官场上有一些懒政、怠政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普遍。这些他无法改变,但他自己觉得:“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挺不容易,想做事儿。包括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信任,分管领导的支持,还有团队的合作,都是特别难得的推动力量。其实园区里面营造了一点不同于外面的一些小环境”。
在这个小环境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创业者,经常操心团队。小地方,政府机关做事的动力普遍不强。他像个牧师一样,用了几年时间反复布道,再加上身先士卒带头干,才把团队带了出来,“应该是团结有力的工作班子”。但毕竟,像杨这样愿意从外地远道而来的年轻人还是不多。
为此,他想办法努力解决各层次类别的人才问题:做了5万人的特色扶贫小镇解决劳动力问题,规划国际教育集聚区解决中高层人才的问题。目前正在实施“第二春人才计划”,准备依靠优质的自然生态和医养条件,吸引一线城市的中老年人才在退休后来这里发挥余热。
特色扶贫小镇
他也担心资金的问题。投资企业、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品牌推广……,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钱,而且随着开发力度加大,资金需求越来越多,单未来3年的开发投入就要超过500亿元。
但中央支持力度已不如前,园区财力增长还需要一个过程,国有投资平台资产还不够大,这些难题都得想办法解决。
他有压力,也会焦虑,但保持着从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今年5月,马来西亚政坛变天,马哈蒂尔重新上台执政,并在此后宣布重新审议一些与中国合作的项目。高朴对此并不担心,他相信伴随中国的发展态势,中长期中马关系依然向好。
对于新政府上台,他有三个基本的判断:近期影响会大于长期影响,新政府在政策上应该有一个调适的过程;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影响大于对产业项目的影响,在基础设施投入紧缩后,产业合作需求反而可能得到强化;对关丹园区的影响大于对钦州园区的影响,毕竟关丹园区在马来西亚,容易受到更多马国内部因素的影响。
但是,不管大势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最为重要。最近,马云、李书福均相继拜访了马哈蒂尔,谈得都很好,从中也可以看出来,中马双方的经贸合作,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他也像很多创业者一样,期待政策阳光的照拂。他希望在今年这个特殊时点,国家能给他们这样的重点工程一些改革突破的实惠政策。
“我总觉得可能金融政策、产业的政策、国际自由贸易的政策还是要再突破一下……尤其是现在园区发展这个阶段,可上可下,你弄两三年就起来了,如果能够支持力度大一点,也许我们就在全国的园区经济中冒出来了。
未来可以想象的空间很大,如果中马合双方依托“两国双园”合作架构,规划建设一个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实验田,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先行先试,给我们一些特殊政策,那我们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会更快”。
现实的困难面前,这个正厅级的创业者也只能默默地吞咽下所有的压力、焦虑、孤独和委屈;然后,治疗好自己,重新昂扬奋发。
正在建设的中马国际科技园。园区规划建设的首批科技产业社区(TFM)之一,已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占地面积约150亩。项目按功能分为研发区、企业总部区及轻设备生产区,主要建设内容为研发楼、轻设备生产大楼、车库、道路、绿化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目前已有凯利数码有限公司、科艺新能源充电桩、由你造3D打印等项目入驻。
但比起商业世界的创业者,他毕竟还是不同。他的理想不是财政数字,而是建设一座城池,它代表着繁荣和美丽,充溢着创新和创意。他期望在他负责的这方天地中,士农工商,各得其所,男女老幼,自得其乐。
回报自然也不相同,我眼见,这位市委副书记赤忱地谈论着那些恢弘的、让人激动不已的大项目,手里握着的是一个简单的千元机。
他可堪告慰自己的可能是,一个工匠的喜悦来自于作品本身,一个园丁的幸福产生于花园本身的美丽。以及,待到山花烂漫时,万人如海一身藏。
责任编辑:张世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