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京津冀深入推进基础研究领域合作

来源: 河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率先打破管理机制条块分割,实现科技项目在不同区域的研究合作;创办品牌论坛,弥补京津冀地区大型学术交流会议的空白……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与京津的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着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在基础研究领域率先形成了政策层面、研究层面、资源层面的良好互动与合作,有效支撑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2014年,省科技厅与京、津两市科委签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2014-2017)》,三地从基础研究先行入手,正式启动合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京津冀已实现专家资源库共享,共完成2个批次的专家交流,交换专家达3497人,极大丰富了三地评审专家库资源;不仅如此,我省在同行专家评议和国家杰青、重点项目答辩评审中,优先使用京津专家近3000人次,占到了使用专家总数的半壁江山。

“如何利用有限的、异构的、动态的边缘设备资源保障物联网的任务完成质量”“怎样让计算机能够像人的大脑一样学习、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决策”……前不久,在第五届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来自三地85所院校的500多名青年学者齐聚河北大学,就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学工程、新型材料、下一代通信、土木工程等领域前沿科技展开对话,开阔学术视野。

作为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之一,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发展成为三地间加强彼此合作、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期间,共有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等近百位知名专家做相关主题报告,吸引三地1000余名青年科学家积极参与。

“随着高水平学者参与度的逐年提高,学术交流的层次也日渐提升,有效推动了三地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提高了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成效,弥补了京津冀地区缺乏面向青年学者的大型学术论坛的空白,促进了自主创新和高层次人才的成长。”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项目在不同区域难以协同推进、国家专项解决区域创新需求深度不够,这些是京津冀基础研究面临的共同问题。怎样才能打破瓶颈?

“2015年,三地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设立了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围绕共性问题和共性需求,率先打破了管理机制的条块分割,形成了基础研究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源头支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据专项,三地采取了“四个共同”的合作研究机制与模式,即共同出题、共同组织、共同研究、共享成果,不仅组建了指导专家组参与指南编制和项目管理,还统一了评审程序和评审标准,打破了地域框架,允许本地科研人员研究其他两地问题,实现了科技项目在不同区域的协同。自专项启动以来,三方每年各出资100万元左右,已在“南水北调环境影响”“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和“智能制造”等领域资助项目48项,部分项目产生的成果已实现初步应用。

“接下来,三地还将继续加强资源交流和论坛学术层次,推动专项探索新模式,形成统一组织、合作申请、统一评审、统一立项、成果共享的全面协同机制,深化实质性合作研究。”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进一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拓宽合作领域,促进成果在三地间共享利用与转化落地。”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