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梦工厂”“赋能”创业者
全省各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195家,平台补贴力度全国最大
“大学生创业一般有闯劲儿,但如果管理跟不上,很难不‘翻车’。进驻基地后,我们最大收获是在内部管理上,让‘刹车’系统更好了。”8月29日,在山东智汇蓝海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毕业于齐鲁工业大学的“90后”创业者、山东不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勇感慨于进驻基地后的这一重要变化。
对于怀揣创业梦的大学生来说,需要一个实现自我的舞台。山东将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项目的建设发展,打造大学生创业“梦工厂”。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达到195家,省、市、县、高校四级立体式大学生创业孵化网络基本形成。
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的山东智汇蓝海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是我省颇具代表性的一家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该基地由济南市政府扶持,国内互联网服饰企业韩都衣舍运营,自2016年7月正式开园以来,目前聚集了166个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在基地备案获得融资的企业13家,融资1.3亿元。
“大学生创业其实是很难的,我们作为一家从0到1再到10个亿的互联网创业型企业,走过太多沟沟坎坎,更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和方法。我们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把经验‘赋能’给创业者,告诉大学生创业者该避过哪些‘坑’,少走哪些弯路。”基地总经理贾鹏说。此外,进驻企业共享韩都衣舍的运营和客服等资源,实现深度融合。
“赋能”创业者,王勇感受深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精细化管理,以部门财务独立核算为例,我们通过学习借鉴韩都衣舍的模式,部门之间虚拟核算,找到了提高部门利润和人的效率的突破口。”从去年7月份进驻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王勇公司员工从初期的六七十人增至200人,营业额增长了3倍。
在济南市高新区“黄金”地段,拿出六层楼的场地,减免租金提供给大学生创业者,还把运营模式、成功经验等赋能给创业者,起步之初,有人开玩笑问贾鹏“安的什么心”,贾鹏的答案是“共赢发展”。“有些创业企业能延长我们的产业链;有些看好的项目,我们就收购;有些项目失败了,但是人很好,我们就吸收到韩都衣舍来。”贾鹏告诉记者,他们看好王勇的项目,为他注资了1000万元。
据了解,我省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除了智汇蓝海为代表的举办主体为社会力量外,还有政企合作、高校等多种主导形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夏继周告诉记者,学校搭建的将近8000平方米的青年众创基地,面向校内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提供创业一站式服务。在基地扶持下,培育出融资数千万、产值亿级的微用通科技、年产值千万级的建林国际等新业态、新模式的知名企业。
抓好载体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活力在齐鲁大地充分涌流。而在“如何抓”上,省人社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处副处长卢明鹏用16个字概括: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导向、合理布局。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省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也呈现出显著特点。
最大亮点就是补贴力度全国最高。2011年以来,我省持续加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力度,每年评选一批省级示范平台,每家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补,2014年更进一步将奖补上限提高到500万元。各地也是舍得拿出真金白银,济南市对认定为市级示范平台的,最高奖补200万元。通过政策引导,有力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
同时,我省在打造大学生创业平台过程中,十分注重规范化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进驻企业个数、创业孵化成功率、存续期、促进就业人数、实现经济价值等评定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创造了平台建设的“山东模式”。
据统计,目前,全省各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累计入孵创业实体数21373个,累计孵化成功创业实体数14500个,累计带动就业18万余人。2018年省财政计划再投入3200万元,评估认定10家省级示范平台,推动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