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养老金委托投资运营开闸利好债市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近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表示,受广东省政府委托,将投资运营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资金将分批到位,委托投资期限暂定两年。随着首批地方养老金委托投资运营的开闸,酝酿已久的养老金投入资本市场运作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固定收益产品确保资金安全

由于养老金主要投资对象是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近年来,养老金的收益率难以跑赢CPI。随着规模的扩大,养老金“缩水”问题也日趋严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2000年至2008年全国各地养老金总收益率不到2%,2010至2011两年内,养老金损失也超过1300亿元。在此背景下,我国养老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因此,拓宽投资渠道、扩大投资范围及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成为改变养老金困局的有效方式之一。

对于养老金委托投资的方式,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此次广东养老金投资委托社保基金运营,是由于目前养老金投资经验不足,而社保基金在投资运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养老金入市也引发了人们对资金安全的担忧。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微博)表示,养老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不能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论采取何种投资运营方式,都必须将养老金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其次才是其流动性与收益性。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明确表示,新增资金将主要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确保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固定收益类产品指的是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这类产品的收益不高但比较稳定,与股票相比风险较低。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李一鸣认为,股票有涨有跌,与债券产品相比,风险也较大,而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相对稳定、风险可控,符合养老金对于收益率的预期。

曹凤岐认为,在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中,特别是社保基金委托基金公司及券商投资的部分资金必须要“保本”。他建议,可采取与基金公司及券商签订“保证协议”的方式,要求其对养老金的投资管理进行担保,保证在到期后本金“完好无损”。

长期资金入市促进债市发展

尽管养老金进入债市的消息使市场目光聚焦债市,但债券市场对此利好反应平静。消息发布当日,上证国债指数不涨反跌,下跌0.01%。3月22日至28日,上证国债指数仅微幅上涨,上证企债指数则微跌0.01%。

李一鸣认为,从短期看,债市走势仍由基本面等因素决定,而且债券市场规模庞大,由于此次广东投入债市的资金总量并不大,且将分批到位,短期来看对债市的利好有限。

但从长期来看,养老金投资债市不仅将成为债市长期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将完善债市投资者结构,促进债市发展。曹凤岐认为,在成熟市场,养老金是资本市场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此次养老金入市,就是将这一长期资金引入市场,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潜在增量资金将扩大债券的潜在需求,对债市将带来中长期利好。”李一鸣说,随着养老金入市规模的扩大,将壮大机构投资者规模,使债市投资者结构更加多样化。

具体哪些债券品种将从养老金入市中受益?李一鸣认为,长期国债、金融债、高评级信用债或将受到养老金投资的青睐。“由于负债期限较长,预计养老金对中长期限的债券产品需求较强;再加上对资产安全要求较高,预计养老金对长期国债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需求较好,对长期高评级信用债也将有一定偏好。”

大成基金建议,养老金应开展与未来支出相匹配的投资,适合进入收益相对稳定、且预期收益率较高的信用债市场。近年来,信用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为未来养老金入市提供了充足的、风险与收益较匹配的投资工具,使债券类资产组合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增长的空间和稳定性。

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我国养老金逐步投入资本市场运营是大势所趋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认为,未来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省市潜在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可能达到万亿元级别,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将不容小觑。

对于养老金投资的未来发展,胡俞越认为,一方面养老金的投资组合将更多元化,将不同金融产品进行投资组合,其避险能力将会更强。另一方面,养老金与社保基金的公益属性不同,养老金更多地带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因此,投资管理模式上养老金也应有其“个性”。他表示,随着今后养老金投资规模的逐步扩大,应区别对待养老金与社保基金,特别是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养老金的管理及投资运作。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