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4日讯 记者昨日获悉,购买渣打理财产品巨亏的客户宋文洲23日再次致信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裁林清德。虽然几次与渣打方面沟通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宋文洲此次声明,自己这么做别无他意,只希望林清德先生知道渣打银行过去3年对其做了什么,并最终能光明正大地解决此事。
信中宋文洲还再次回放了被渣打银行“客户”的过程,并罗列指出,到客户家里签署必须在银行里才能签署的文件,不给纸张签字,不给客户合同备份,签约后才送来产品说明书等一连串渣打的“违规”行径。他进一步指出,正是渣打唯利是图的性格,促使其下属分行集体违约,导致自己至今在这一纠纷上不得脱身。
渣打银行相关人士昨日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渣打还没有对此的专门回复,但相信林清德先生应该已经看到了宋先生的致信。
以下为宋文洲《给林清德先生的第二封信》全文:
英国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
林清德先生:
这几年,我在贵行的资金亏损了7成,而我在中国银行的资金,不但没亏反而增值了近3成。公开此次事件之后,很多朋友都怪我怎么选择了贵行。在此,我回放一下被贵行“客户”的过程。
2000年,我创办的企业在日本上市,是第一个在日本上市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在日本上市的外国人。2005年我卖出部分原始股,将一部分资金汇入中国银行(以下称中行),我是说,这笔钱来的光明。
2008年初,一位在中行帮我理财的青年,到我北京家里看我,我第一次看见他打着领带。他抱着鲜花走进我家,后面还跟着一位西装男士。青年兴奋地告诉我他到了一家世界级银行,后面是他的行长。客套几句,行长就推销贵行各种产品,“全球企业,服务好,金融技术成熟”是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因为青年知道我在中行的资金总量,出于对他的信任,也出于对贵行的轻信,我说可以考虑把一部分资金拿到贵行试试。行长当场就让我在一些“所谓准备性”文件上签了字。出于对所谓国际银行的轻信,也是因为不涉及具体买卖,我就签了字。后来我才知道这里面包括了必须在银行里才能签订的文件。
我去了东京后,贵行通过电话向我推销各种产品,其中就有我们打了官司的那两款。我金融界的朋友帮我看了产品说明,告诉我这是一个可以随时赎回的产品,贵行的电话推销里也是这么说的,有录音,所以我就签了。因为可以随时赎回,风险可控。
使我吃惊的是,贵行的产品说明书,竟然是在签约之后才电邮给我的,这也是明显的违规操作。合同不但没有纸张的签字备份,连我向贵行索要录音备份都被贵行一口拒绝。这也是明显的违规,签合同哪有不给对方备份的做法?
两个月后我要求赎回,贵行拒绝。后来我找到贵行华北负责人顾先生后,他白天还说可以赎回,晚上开会后就说“研究后发现不可赎回”。到后来干脆就没有人理我了,一直让客户经理搪塞我。
您知道吗,贵行现在也没给我录音合同备份!贵行竟然不敢向客户提供合同,并拒绝向法院提供合同,这是什么银行?要不是这个事实有法院判决书作证,世人肯定不会相信。世人会相信贵行的诡辩,相信贵行污蔑我的谎言。
到客户家里签署必须在银行里才能签署的文件,不给纸张签字,不给客户合同备份,签约后才送来产品说明书、、、一连串的违规,我还没有向有关部门去上诉贵行。为了节省时间,我只向法院申诉了贵行违约。因为只有取得胜诉,才会有更多人相信弱者的呼吁。
谢天谢地,法院判我胜诉!可贵行败诉后仍不改悔,以强欺弱,以大压小,公然侵占我的理财款,重新犯法。明显的违法行为,却强辩判决书里没判决。我没有申诉的事项怎么会有判决呢?难道我是中国人也要在这次官司里判决才是吗?再说读一下法院意见,谁都能读懂的,为什么就贵行读不懂?那么您听听著名律师张远忠先生的意见吧。
“这个判决书的文字看,应该包括两个内容,第一是解除合同,第二个是违约损害赔偿,是两项。那么在合同解除之后,原来资产所有人对他本来的资产,是属于他个人所有,这是毫无疑问的。除此之外,法院还判决渣打银行承担违约损害的责任,即赔偿责任,金额是5300万元。对于宋先生来说,除了5300万元的违约赔偿金的请求权之外,还享有资金(理财产品)本金的所有权。所以说,渣打银行的回应和判决书是违背的。”(引自电视台《第一财经》的《首席评论》节目)
一个银行能走到这一步,您不觉得可耻吗?判决书早已公布于世,贵行竟然仍然死不改悔,无理强辩,这难道就是所谓国际银行的做法吗?这样的银行能让客户受益吗?
当贵行西装革履抱着鲜花走进我家时,我心间确实拂过一丝初恋时的幻觉。4年过去了,贵行违规违约,欺诈客户,造成我损失7成。而中行呢,也许不那么华丽,但他们不违规,不违约,不侵占,踏实服务,并让我赚了3成。我的经历证明,贵行比中行差得太远。
现在是回答为什么我选择了贵行的时候了。贵行用高薪挖走我在中行里的经理,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实际上应归功于中行)和贵行的所谓国际银行形象,欺骗了我。当我要赎回离开时,贵行唯利是图的性格,促使贵行集体违约,让我不得脱身至今。
此致
敬礼
宋文洲
2012年4月23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